昨日重“岘”,越南越美

  对越南的印象,原是支离破碎的。脑海里只有西贡,因为杜拉斯的《情人》,那是弥漫街头晦暗的、暧昧的、忧伤的气息;或是北越丛林里冰冷而讳莫如深的战争。

  突然有人问组团去越南岘港去不去?沉浸在一堆繁重的工作中,两眼无神地呆愣了一下,大义凛然地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在迷茫和期待中,毅然踏上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上飞机前还在操心好多事情没做,飞机一落地,温润的风一抚上面孔,啊哈,烦恼突然就不见了,都见鬼去吧。

  岘港在哪里?朋友问,你周末去舟山了?笑而不语。

  岘港,寻找最美的海

  岘港位于越南中部,越南名叫“DaNang”。 这里是越南狭长国土的小蛮腰,长山山脉从越寮边界一路向东,直入大海。

  在越南语里,“Da”是“大”的意思,“Nang”则意为“水”。大水之地的岘港有着30公里的悠长海岸线,海水湛蓝,白沙细腻。

  大清早趁着太阳还未炙热,骑上摩托车驶入岘港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直往北,一趟自驾赶海的旅程就此开场。树冠上,水田间,停着星星点点的白鹭,或飞或立,宁静悠闲。水雾清蒙,鸟儿从头顶飞过。乡间多是独栋小别墅,花帘垂下,总有一个露天阳台用作喝咖啡。法国人虽已迁走,喝咖啡的习惯却已根植在越南人的骨血中。

  除了少数几个跟你一样在摩托车上的外地游客擦身呼啸而过,沿海公路几无他人,新鲜空气和不错眼的美景通通都属于你。这边的海风跟中国的不同,中国的海风要么是冷得刺骨,要么粘糊潮热,这风是温柔的,卷着南中国海的眷恋,抚在身上,轻柔、缠绵、清凉,触之生情。中国的海滩一般都是People Moutain People Sea,像下饺子一样,而这边的海滩你可以独自聆听着海浪声。浪拍打着岸边,或有冲浪者抱着划板,走向大海。

  曾经的岘港,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越战时期,岘港是美军登陆越南的第一个港口。沿海公路旁边,偶尔还能见到路边整齐排列着的高大的灰褐色拱形停机库,不期然想起来了美国大片中珍珠港的场景,画面感真实而立体。

  颠颠簸簸骑完四五十公里路,饶是再温柔的海风,在四十码的时速下持续遭遇扑打,也有面颊不能自主之感,屁股都麻木不仁。于在沙难边停下,两张沙滩椅,一把遮阳伞,一张吊床、几种饮料,一大桶冰块,对一路神经紧张的骑车者来说,真真是雪中送炭。坐在蘑菇般的凉伞下,温吞吞,吸一小管椰汁,看着海浪一席一席,听着潮声一波一波,呵,时间顿止。

  重新起步,沿着美溪沙滩一路向北,上了山茶半岛。抬头是山,脚下是海,海天一线。沿着海岸线,则是缓缓下降的连绵绿地、人迹罕至的蜿蜒的白色沙滩,大海是亮丽的湛蓝色,满目风景满城情。不由得降低车速,沿着山边缓缓前行。感觉不到交响乐般的激昂或震撼,却有一种温润细腻触之入骨,平静与安和从内心深处一点一滴蔓延开来。没有高山、没有悬崖,只有平缓的山脉缓缓没入南中国海。它却有种魔力,仿佛拉着你的魂魄,一起沉下去。

  山茶半岛上坐落着高达69米的亚洲最大观音雕像,这是山茶半岛的标志性建筑,整个观音像纯白而洁美,让人忍不住一再驻足流连。望向天,天蓝得不像话,望向海,海依然蓝得没话说,望向花,却有一丝缕暗香飘进鼻息。

  山茶半岛下的海湾里,无数渔船在轻风微浪中摆荡。

  尽管旅游业的兴起已给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渔村带来了发展的甜头,但在这里,许多人仍然像祖父辈们一样,坚持以出海捕鱼谋生。日落渔船归港时的热闹一如往昔。从堤岸上放眼望去,港湾内如星罗棋布般停泊着数百艘渔船,戏称为百舸千舟。越南特有的、形如大箩筐般的簸箕船也三三两两地倒扣在岸边。这种直径两米的圆渔船英文叫“basketboat(篮子船)”,在越南语里它叫“簸箕船”。这种古老的船是用竹子皮编制,底部再刷上树胶防水,渔民们用它夜晚捕捉章鱼和虎虾。

  渔民们正三五成群围聚一起,忙着分拣捕获的海产。大海是慷慨的,今天的收获算是不错。海虾、螃蟹、海螺应有尽有,还有刚出海的鱼儿银鳞闪闪,满盆满斗。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海腥味儿提醒着我,与五光十色的海边度假村无关,与这座年轻而热闹的城市无关,这才是原始而带着鲜活劲儿的岘港。

  会安童谣,风情万种的悠游时光

  翌日,会安,距岘港30公里。

  会安是一座古老的商城,从17世纪开始就迎来了她的辉煌时代,那时候她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商埠,也是越南最大的唐人街。早在1999年便被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评价是:“会安是15世纪到19世纪东南亚保存完好的传统贸易港,其建筑和街道样式,受到东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一风格也体现在整个遗址的建筑中。”

  时代变迁,会安宽宏低浅的河口港湾也终于使其失去了贸易港口的地位,为临近的岘港所取代;物是人非,会安古镇已鲜见华人、日本人后裔,只留古老的建筑和文化见证曾经的繁盛,迎接着今时的人声鼎沸。

  有人将会安称作是“昔日越南的最好样板”。

  会安有很多裁缝店和灯笼店。临街的小店铺挤在一起,都是些陈旧的木结构古建筑。会安的房子大多保留着原貌,上层住人,底层变成特色商店或咖啡馆,还有肆意绽放的各色三角梅爬上屋檐,变成一道道花幕从楼上垂下,紫色的灯笼一串串挂落在屋檐下。街边的每一栋房子似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和意犹未尽的韵味。鹅黄色的小洋房和蓝色的木制百叶窗上有盖不住的岁月印记,戴着斗笠的老人和她的竹扁担自成一个世界,走到哪里放下便是移动的小商铺。时不时映入眼帘的繁体中文字,提醒着我们这里便是越南最早的华埠会安。梁柱上张牙舞爪五颜六色的越南龙,望着有恍惚的时空穿越感。而走入一条巷子,往往两旁中式、法式和本地特色的老建筑混搭,这种难以定义的风格融在了只属于会安的韵味之中,让这座古城变成鲜活生动的建筑历史博物馆。

  这里最完美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沿着河边走,永远不迷路。出来古镇步行街,就是一个热闹的大集。菜场总是有着熟悉而致命的吸引力。芬芳的热带水果,葱绿带着水滴的绿菜,亮闪着银鳞的鱼,活色生香。有活泛的越南妇女,看着你走过来,热情地招呼着“广东人、广东人”。在越南大部分人的概念里,广东人就等同着中国人。逛大集是充满乐趣的,不用买任何东西,看着满地的绿菜,想象一下没有污染的滋味,或是拿着一颗香茅草边走边嚼,口齿留香。

  会安人大多慵懒少言。会安街头踯躅而过的老奶奶,就像是你家的邻居,你说什么她听不懂,她说什么你猜不到,但是相视一笑也就可以了。

  这个下午,随意走进河边的一家咖啡馆,越过法国人留下的陈旧的木质百叶窗和中国古老的门栏,听见隔壁酒吧传来的熟悉的旋律却已经被改造歌词的越南软语歌,看着窗边垂下的吊兰,听邻座敲着盛着冰咖啡的玻璃杯。越南的咖啡馆里似乎只有电风扇,没有空调,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捕捉着空气中淡淡的沉香味道。尽管越南冰咖啡在炎热的下午时分醒神,但是我还是如梦如醉地望着河的方向发呆,美其名曰放空。

  有时,也会偶遇穿着“奥黛”的越南女孩子在身边飘逸而过。“奥黛”,是越南女子的传统服装,上为长衫,开衩到腰,穿时露出小蛮腰,下着同样质料的长绸裤。她们行来都挺直上身,每个人都有一副优雅的形体。每一步,每一个节奏,每一次裙摆的摆动,出现,接近,消失,淡淡的。在小街尽头,就像是从电影中走出来。

  据说,每到月圆之夜,会安会将公共照明设施全部熄灭,只点亮星星点点、颜色各异的灯笼。可惜去时未赶上,遥想着那些或用绢布制成、或用玻璃制成、或用纸张制成的灯笼,会如何用温暖溢动的光将会安装扮成一个宛如童话的世界。整个城市怕是凝固在了过往吧,古老的麻石街道上,或许还能闻到从木头门窗上散发出来的17世纪的潮湿味道。

  昔日,千年商埠,也是这样生活的吗?

  岘港的空气很淡,与浓重的东南亚味道不甚相同。其实并没有懒懒的味道,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闲适与缓慢。传说中,越南的第三大城市岘港被称为世界上,一生中必去的五十个景点之一,且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那么岘港,用它的“2%”,或许,拯救了我们平淡的生活。

  文/林小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