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高血压,冠心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
  • 发布时间:2014-09-26 09:59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显效50.00%、有效42.86%、无效7.14%、总有效率92.86%,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任何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SBP(124±6)mmHg、DBP(71±5)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控制、改善血压,并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临床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是由于高血压病发生恶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而造成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血管腔狭窄及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最终形成冠心病[1]。该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其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院对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收治的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67.5±4.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1±0.9)年。另选取同期2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8.1±4.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8±1.3)年。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同时排除为主动脉瓣病变者;②有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病史;③有明确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④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显示存在70%及以上的冠脉狭窄。患者若符合以上诊断中的一点,则可确诊其属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每日给予30mg硝苯地平(哈森药业,国药准字H41021251);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每日清晨给予15mg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公司北京赛科,国药准字H20010700J20080048,规格:5mg氨氯地平、10mg阿托伐他汀钙),1次/d,晚上给予10mg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国药准字J20030047),1次/d。所有患者均经60d治疗,期间对血压、血脂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经治疗后进行1次复查,对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记录比较。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80~100%,血压基本得到控制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50~80%,血压基本得到控制恢复正常;舒张压降幅<10mmHg;无效,患者心绞痛次数减少<50%,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进一步加重,甚至患者可能发生死亡[2]。

  1.5 统计学处理

  观察指标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对符合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用频数(n)或率(%)表示,并采用卡方进行检验,所有检验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显效50.00%、有效42.86%、无效7.14%、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21.43;有效42.86%;无效35.71%;总有效率64.29%,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任何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压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SBP(124±6)mmHg、DBP(71±5)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前:SBP(mmHg)154±6;DBP(mmHg)94±6;治疗后SBP(mmHg)124±6;DBP(mmHg)71±5;对照组治疗前:SBP(mmHg)156±4;DBP(mmHg)93±6;治疗后SBP(mmHg)137±8;DBP(mmHg)79±3;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SBP(mmHg)18.708,<0.01;DBP(mmHg)15.583,<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SBP(mmHg)11.241,<0.01;DBP(mmHg)11.043,<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SBP(mmHg)1.468,>0.05;DBP(mmHg)0.624,>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SBP(mmHg)6.879,<0.05;DBP(mmHg)7.260,<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逐渐增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这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3],截止2012年,我国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约有3亿之多。因此,临床如何有效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

  氨氯地平属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类药物,其能够对主动脉收缩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相比硝苯地平的作用力更强,使其两倍,同时,其与受体解离及结合时速度均较为慢,由此能够使药效持续时间有效延长。尤其是患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采用该药治疗,能够使冠脉流量及心脏输出量增加,在使氧耗量减少的同时能够使心肌供氧量增加,从而提高患者运动能力。阿托伐他汀钙能够对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有效抑制,进而使血液中血脂水平有效降低,同时该药还可保护神经、抗炎、抗血栓、延缓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能够对血压及血脂两个危险因素同时有效控制,且在改善NO释放、抗氧化应激、小动脉顺应性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并且可以对内皮功能更好的保护[4]。本研究中,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疗效及血压改善均明显更佳。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控制、改善血压,并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希德,刘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6):144-145.

  [2]侯旭红,王新武.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54-155.

  [3]陈丹,王哲.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价值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4):119-121.

  [4]谷庆波.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43-444.

  文/孙可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