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苄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苄星青霉素
  • 发布时间:2014-09-26 12:44

  【摘要】苄星青霉素在注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堵塞针头的现象,且患者主诉痛感明显。通过改进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轻了疼痛,避免了药液的浪费,保证了疗效,而且注射方法简单,易掌握,无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 溶媒 注射方法

  梅毒为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大大升高。苄星青霉素以其价格低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而成为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由于此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大,极难溶于水[1],溶解后呈白色混浊状。注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堵塞针头的现象,且患者主诉痛感明显。笔者经过近半年的临床实践,通过更换溶媒及调整配药方法,使苄星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提高到97.5%,主诉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6月我中心皮防所门诊注射室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60例,年龄19~78岁,其中男93例,女67例。患者梅毒血清反应(RPR)阳性、螺旋体抗原试验(TPHA)阳性。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改进组80例用改进注射方法,对照组80例用传统注射法。

  1.2 方法

  1.2.1 传统常规方法:消毒瓶口,用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4ml生理盐水注入苄星青霉素瓶内。用手摇匀后,选择好注射部位常规消毒,抽吸全部药液,在瓶内排气,拔出针头迅速在短时间内做深部肌肉注射。

  1.2.2 改进注射方法:消毒瓶口,用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4ml浓度为0.2%的利多卡因注入苄星青霉素瓶内。用手摇匀后,选择好注射部位常规消毒,抽吸全部药液,排尽空气后缓慢抽吸0.2%的利多卡因0.2~0.5ml,迅速在短时间内做深部肌肉注射。

  1.2.3 判断标准:药液一次性注射完毕为成功;疼痛评分法(VAS)评判痛感。

  2 结果

  两种不同方法成功率及痛感比较:传统方法组80例,成功注射64例,成功率80%,疼痛平均分(VAS)8分;改进方法组80例,成功注射78例,成功率97.5%,疼痛平均分(VAS)3分。改进方法组的成功注射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且疼痛平均分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

  3 讨论

  3.1 更换溶媒明显减轻痛感

  0.2%利多卡因,性质稳定,无沉淀物生成,无配伍禁忌,局麻作用强而持久(持续1~2小时),安全范围大,无扩张血管及组织刺激性。利多卡因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其药理作用不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且在肝中受微粒体酸水解灭活,代谢快,半衰期约90分钟(肌注)。所以,临床使用利多卡因作为溶媒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等特点,使用后会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3.2 调整配药方法明显提高注射成功率

  排尽空气后抽吸0.2%利多卡因0.2~0.5ml[2],使进入肌肉部分的那段针头内无药液,针头插入肌肉后即使受热,热量也不会太快通过针头传递药液,迅速回抽推入药液,提高成功率。

  3.3 注射部位消毒先于抽药

  给患者注射部位消毒待干时,再摇匀抽药,此时注射器的针头、乳头根部、针管的药液浓度均匀,不会发生沉淀或凝结[3],推注会比较顺利。

  综上所述,改进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避免了药液的浪费,保证了疗效,而且注射方法简单,易掌握,无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汤光,李大魁.现代临床医药学[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3:4-5

  [2]梅云霞,吴升华.注射长效青霉素300余次体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25(9):9

  [3]蓝秀花.介绍一种长效青霉素配置吸药的新方法[J].护理学报,2008,15(7):63

  文/保娟 陆香琴 王忠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