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药学服务现状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药学服务
  • 发布时间:2014-09-26 13:16

  【摘要】当前,一直受传统的“重医轻药”思想的影响,药学服务开展多年后仍得不到好的效果。本文就当前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其问题所在,说出药学人员心声,为药学决策者提供改革依据。

  【关键词】药学服务 现状 患者

  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品使用有关的服务。具体要求药师从“以药物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注重关心或关怀,关心患者的心理、行为、环境、经济、生活方式、职业等影响药物治疗的各种社会因素。由美国人Hepler在1987年的AACP年会上提出“在未来的20年中,药师应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并在1990年与Strand正式为药学服务定义。

  从定义上分析,药学服务注重的是“患者”,而非“药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仅给予药品治疗,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安抚和用药指导,是更深层次的“服务”范围。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来分析,药学服务符合现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方向,是一项科学发展观,应该坚定不移的实施与改善。

  但纵观我国当前药学服务万象,发现我国药学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本人认为,当前药学服务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 药学服务人才匮乏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而人才打造药学服务义不容辞。我国高等院校药学专业一般为4年制(药理5年制),课程主要以化学为主,培养方向也是实验室药学研究,如药品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处方筛选、制剂工艺等,没有与临床用药直接相关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实践是目前药学人才培养的遗憾,药师等专业人才上岗后不注重再学习再教育,思想停留在只要配合好“医师”抓好药、配好药就完成任务的旧思想上,没有做到“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

  2 药师没有抓住“服务”二字转变过来

  一来,服务质量和内容没有转变。药学服务建设,并不是一项任务,在各个窗口配药师、组织学习、完成规定的硬件就算完事。药学服务作为一项长久的医疗服务,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患者的需求转变而转变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如今,“大病入医院,小病进社区”已经进一步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在社区承担药学服务的药师,环境改变、服务对象改变后,怎样根据该社区具体条件和人群特点,制定出一套药学服务方案是做好药学服务的必备功课。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处方销售金额统计显示,居前十位的分别是二甲双胍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地奥心血康、辛伐他汀、仙灵骨葆胶囊等。自社区医院开展以来,药学服务也相应展开,然而,不良反应事件还是引起关注,社区医院发错药、配错药的埋怨时有发生[1]。

  二来,服务观念没有转变。如今,很多人对穿白褂的“白衣天使”产生了质疑。因为“天使的微笑”现在出现“魔鬼的脸孔”。这是对某些医务工作者恶劣态度的真实写照。然而,药师的态度不好就谈不上服务,对患者没有耐心、细心询问具体情况就马虎配药。更有甚者,抓错药、配错药的低级错误也时有发生,特别是人流量大、工作任务多、节假日前后心态不稳定的时候。这都表现出服务质量和药师服务素质不高。另外,很多企业做过所谓家庭药箱大检查的活动,很多家庭存有大量的过期药,这往往是由于没有遵照医嘱服药,或吃了一段时间,觉得症状变好就停药了,造成药品积压浪费,其实也是药师对患者用药指导和长期缺乏用药常识指导服务缺失的表现。

  三来,“临床药学”没有转变过来。开展药学服务时间也不少了,但是“临床药学”的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医院注重的是临床科室,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将药学科室视为辅助性科室,极少将临床药学上升到提高医疗质量的高度来认识。药师参与临床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建立强大的医、药、患三者关系。

  3 硬件跟不上

  药学服务的诸多内容要求一定的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各类疾病简易检查设备,资料收集、整理的办公设备支持。这些设备在大医院大药房普及不难,但是在三级以下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乡县社区购置和普遍使用就有很大的难度。在社区站就诊的患者,主要以慢性病为主,高血压居首位,其次是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骨关节病。也就是说,以老人多见,因为留守在家的一般是老人,行动也不方便,就近在社区医治,很是正常。老人检查和用药的指导要求更加严格,一些偏远、贫困社区目前连简单的高血压日常检测器都无法配备,整体的药学服务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正值网络时代,依托网络信息化,加强药房的现代化管理也任重道远。

  4 相关的法规不健全

  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规不完善体现在:GPP的强制力度不够、缺乏开展有关药学服务项目的指南、药店网络药学服务有待规范、药店提供药学服务在诸多法规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药学服务的补偿机制不健全、有关药学服务的规定内容过于狭窄。另外,我国的《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对药师、医师的职权范围、责任分工都有明确的规定,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无权更改处方,而临床药学的实施却向其发出了挑战。

  5 药学人员收入很低

  医师药师不平等待遇,是造成药学队伍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药学人员工作积极性因素之一。医师药师在考学考职称都是同等标准,而在待遇方面相差悬殊,特别是中下级医院,把临床划为一线,药剂划为二线,药学人员收入和临床人员的收入就相差很多。

  6 结束语

  虽然国内临床药学工作如药学监护等已逐步开展起来,但仍有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长久形成的“重医轻药”习惯,没有让药学服务得到重视,人才的缺乏制约其改革和发展,药师根据现代药学服务要求主动充实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外,也需要国家、医院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药学服务人员待遇,特别是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支持[2]。

  参考文献

  [1]张万国.浅析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开展及推广[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年01期.

  [2]陈冰璞,王建民,孙学仁.浅谈药学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年05期.

  文/冯键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