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
- 来源:家用汽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销商,消费环境,上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30 08:55
你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你的发展方向,就像汽车消费环境一定决定着你的汽车消费观。那么2014年我们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消费环境呢?家用汽车为你娓娓道来。
2014经销商关键词
1.经销商“起义”
为在厂商关系中争取更加平等、主动的地位,经销商纷纷“揭竿而起”。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多家品牌经销商先后向厂家申请所要的补贴总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在这场起义大潮中,厂家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在谈判后达成协议,有的主动予以补贴,更多的是以沉默回应。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经销商以“起义”为突破口,实现变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是,即使争取到补贴,并不是最终胜利,因为并不能解决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根本问题。经销商普遍亏损,其实是厂商的经销商大量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竞争的结果,为经销商带来了超负荷的压力和过量的库存,资金也难以周转的综合恶果。“起义”只是开始,未来经销商需要面对的,是优化和厂商的关系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2.非中规车辆上牌
非中规车,也就是所谓的平行进口,由于不是针对中国大陆市场进行开发和制造的,也不是通过厂商在中国的总代理商引进国内销售,终端销售也不是通过各品牌的4S店,而是通过其他渠道进口的,虽属合法进口,售价也低于中规车,但由于不符合中国的相关法规规定,自从2014年3月11日起,交管局不再给予上牌。车管部门停止为非中规车上牌,原因是因为这些车型的技术指标不符合中国道路要求。但是据记者了解,每年通过天津港和深圳港进口的手续齐全的非中规车数量巨大,在国家公布禁止上牌的政策后,非一线城市仍有经过换装符合中规标准的灯光、里程表后等可以上牌的案例,这也就说明各地的执行状况各有不同。此外,4S店对于非中规车辆,在经过缴纳一定费用后也还可以享受保修,而且目前仍有诸多经销商在销售非中规车,并代办上牌手续,销量也未见太大波动。
3.加价问题依然存在
2014年的汽车销售中,加价提车的问题依然存在,少则一两千,多则10万余元,而且不只是进口车需要加价,目前如长城M4、北京40等热门自主车型也均需要加价提车,若不加价,根本不会有车,这无形中也是变相提高车价的行为。而像路虎,常年加价提车的现象即使在国家进行反垄断调查期间,也没有收敛,面对打不走赶不散的顾客,这可能就是他们保持高调的底气。
4.修订法规,加速流通
2014年,可以看作是汽车流通业的变革的一年。7个限购城市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车辆滞销,更加显得厂家产能过剩。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的经销商库存指数统计,全年有8个月的经销商库存指数超过50%,其中11月更是达到65.7%,虽然12月库存指数继续上升,但是由于总需求增加的关系,回落到55.5%,仍高于警戒线。因此,国家修订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旨在改变失衡的供销关系。
5.深圳限购
2014年12月17日下午16点,深圳召开记者会发布汽车限购的政策,并即可实施。深圳也成为继上海、北京、贵阳、广州、天津、杭州之后,又一个汽车限购的城市。当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出现抢购汽车的场面,一时间所有汽车经销商处都出现爆棚的场面。
然而,就在顾客热情抢购,商家不亦乐乎时,多家4S店被大量警察和税务人员封门,要求现场立即停止接待客户,停止开票,并封锁POS机、税控机。无法销售,无法开票的要求令不少已准备好400-500台车发票的车商措手不及。执法人员现场清点库存,要求18时前没签合同没开发票的车辆不能上牌。
16点出消息、17点消息确定、18点深圳上万警力进驻4S店,之前数次辟谣,却突然限购,而且用行政手段强行执法,此次深圳汽车限购的突袭也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强悍的限购”。
6.4S店倒闭、或者更换品牌
2014年部分保有量很小车型的4S店,经营过于惨淡,只能选择关张或者更换品牌。以讴歌为例,之前北京有三家4S店,但现在仅有金港赛车场一店,且每日到店看车者很少,销量更是个位数。之前的一家讴歌4S店,后来又陆续经营过沃尔沃,最终也以失败收场。就在它隔壁的4S店,在尝试过林肯、捷豹路虎后,现在也改为了国内自主品牌。这不是一个小区域内的个别现象,放眼全北京、全国范围,4S店倒闭、更换品牌、更换经营项目的案例数不胜数,能够实现长期盈利的4S店,或许只有大众、奔驰、宝马和奥迪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
7.改装之后加价出售
为了提高附加价值,一些4S店为原厂车加装一些原厂改装件加以销售,并提高价格。但是,此改装之后,必须在验车上牌前换回原厂配置,也就是说虽然用的原厂改装件,但并不是合法的改装,与该车在国家产品目录中备案的配置不同,而且改装件的价格,比消费者自己去改装要贵两三倍。
8.增加人性化服务
以往的4S店,车主必须自己把车开过去,服务完成之后自己开走。但是由于业务量锐减,现在不少4S店也开始提供免费上门接送车辆的服务,为车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降低身段争取留住更多的客户。
2014汽车后市场关键词
1.4S店客源大量外流
同样的保养、小修,去自己认可或者朋友推荐的修理厂进行,同样使用原厂配件,价钱却比4S店便宜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究其原因,只因4S店运营开支过于庞大,店面装修、人员工资、地租等等。虽然硬件条件比不过4S店,即使休息区没有按摩座椅、没有那么多的电视节目和种类丰富的自助餐可供选择,但是这里良好的服务态度、随时可以提出的小要求、和技师良好的沟通、近距离亲眼所见的整个过程,以及最根本的价钱优惠,还是让不少车主远离4S店,有些车主早已成为该修理厂的忠实主顾。此外,4S店动辄百余项的检查,也有些形式大于内容,且有些疑难问题在4S店根本无法解决,反而这种综合类的修理厂能够巧妙解决。
2.上门保养受欢迎
上门保养这项服务推出后,开始还被人质疑,但是采访过这些乐于尝鲜的车主后,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案,尤其是工作时间紧张的白领阶层。其中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省事。节省了自己在休息时间还要开车去修理厂的时间成本,同时相比于上门接送车辆,自己既能亲眼看着更换部件,又减少了往返修理厂的汽油消耗和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同时也不会受尾号限行的影响。但是,由于在停车场进行保养,项目只能很单一局限在简单保养上,而且车间距很小,不易操作,尤其地下车库,即使带着灯光,光线也很昏暗,如需进行其它检修的话,几乎无法进行。
3.网购产品,线下安装
小型实体汽修、装饰店生意不好,便想到给汽车用品网店做线下安装,以收取部分安装费。这生意看似网店、消费者和店铺三方都得利,但实际却是实体店迫于经营惨淡的无奈选择。在消费者自带设备需要安装时,像轮胎、脚垫这类产品尚无太大问题,但是若涉及需要改电路,如换音响、加装灯光等项目时,对于产品的质量保证就需要事先沟通,以免纠纷。店铺和消费者都无法保证网购的产品质量,但是顾客安装之前声称的自负责任,在安装后,出现一些非安装原因的问题时,还是会有诸多纠纷,而且日后会成为安全隐患的说辞。此外,一些外观改装件的尺寸、孔距往往都和原车位置不同,就需要进行换货,再次安装时的手工费又会是一个问题。线上购物、线下安装往往都以不愉快而收场。
4.个性化装饰、改装
很多年轻车主,不满足于原厂车的外观和内饰,便开始自行改装。如贴外观改色膜、车身个性化贴纸、加装尾翼、电镀门拉手之类的。同时,对于内饰,他们也会天马行空的自己设计,如仪表台包彩色皮革、内饰板改色、安装彩色氛围等等等。此外,最受欢迎的改装产品,当属轮辋,更换个性化的轮辋或者加大轮辋直径,都会让整车看上去更加有精神和独一无二。
5.主打健康牌的产品受热捧
在北京近两年连续的雾霾影响下,诸多厂家开始推出防雾霾产品,其中防PM2.5的空调滤芯、车内活性炭过滤器、车载微型臭氧机的大卖,就说明了人们追求车内空气健康的要求。此外,脚垫、地胶和皮革座椅中的甲醛成分也会威胁人们的健康。一些厂家推出的无甲醛产品,虽说打着健康的旗号,但是是否的确无甲醛却不易界定,普遍认为是它仅是没有了常规产品的异味,高出的那些价钱,只能当作是消费者的心理安慰而已。
6.互联网为购销双方拓宽渠道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了车主和后市场产品的经销商更大的空间,在选购产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渠道,也给了经销商、厂家一个面向全国的市场平台,有利于更快的流通和销售。网上轻松就可以搜索到自己喜欢的汽车用品,而寻找稀有、老车部件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联系到在各处的商户,大大提高了效率。甚至,一些有海外购物经验的车主、经销商,已经在EBAY上购买到他们的所需。
7.网上假货泛滥
假冒产品充斥着汽车后市场,给厂家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假冒产品的外观越做越好,消费者甚至业内人员都很难分辨,因此厂家在不断升级防伪技术的时候,也在积极打假。如在2014年,有消费者将自己在京东网购买一瓶美孚机油送至美孚的检验机构后,得到假货的确认,证明了京东销售的该产品的确假货。不过,虽然确认是假货,但京东商城并未给予回应,美孚也尚未做出进一步打假行动。,其实不只是京东,淘宝和各类汽车用品商城都充斥大量假货,且根本无法用眼睛从外观予以分辨。
8.愿意亲自参与
无论是简单的在车内加一些个性化小饰品、车外贴一些个性化的装饰,还是在维修保养的时候站在车边观看,车主们越来越喜欢自己亲身参与其中,而不是简单的交给汽修厂就甩手走人了。这种现象,不是不信任修理厂,而是说明车主们越来越想要了解自己的汽车,而且在观看维修的过程中,不时的和技师交流,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在自己遇到一些简单问题时可以应急处理一下。更懂汽车才可以更好的使用汽车、更好的享受汽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9.远离假冒伪劣
假冒产品往往都已低价吸引车主购买,但是这些零部件往往都是劣质产品,长期使用会对车辆造成无法逆转的危害。以保养时最常用到的机油、空气滤清器为例,假冒劣质产品的过滤效果不佳,空气中的杂质往往会直接进入气缸内部;同样机滤无法把机油循环中产生的杂质过滤,导致其继续在发动机内循环,长此以往的使用下去,其修理费远远超过一直使用原厂部件的费用。这些都还只是威胁到汽车,而为了图便宜购买的二手、翻新轮胎、劣质轮辋、劣质刹车片等等,危及的都是车主自身的生命安全。行驶中发生的轮辋断裂、翻新胎爆胎引起的车毁人亡的事故也常有发生。因此,大家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也都在远离这些假冒伪劣的产品。
10.改装政策的松绑
2014年8月,国家宣布凡是在当年10月以后购买的厂家检验合格的原厂改装车时,无需提供改装证明直接可以上牌,而其余改装车手续也将变得更简单。此消息一出,便被认为是对改装车的利好消息,改装车的春天来了。但是,4S店销售的所谓的原厂件改装等车辆依然无法上牌,必须先换上原车配件验车,之后再安装回来。而6年的验车周期,才是对于改装车主最切实的利好——买新车改装后,六年内都不用拆下再验车。政策模糊,导致了执法和界定都十分困难。不过更改车身颜色的手续变更,比之前有了很大便利,甚至改色膜也被允许。总体来说,政策的松绑,有利于汽车改装的良性发展和合法改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