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管理“天花板效应”魔咒?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天花板效应,管理,人才机制
  • 发布时间:2015-05-12 13:04

  天花板效应如同魔咒无处不在,市场营销如此,企业管理也如此。

  中小企业遭遇“天花板”

  最近,一位新锐企业的老总就碰到了管理的“天花板效应”,他跟我聊天时表达了这样的焦虑:由于他是从父辈手中接过的接力棒,做企业的新任“掌门人”。经过一段时期后,他发现企业好象“天花板效应”非常明显,不仅产品销量上不去,而且企业的管理也好像“休眠一样”停滞不前。员工也没有干劲,自己空有一腔进行管理变革创新的热血,但大有老虎吞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所以,他天天想着、盼着、念着、做着都几乎与管理变革与创新相关的事,可就是成效不大。

  像这位企业老总遇到的状况,在当下中国的多数企业都有普遍反映和现实写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天花板效应”的困扰时不知所措。而对于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主更明显。一则是企业的发展遇到了本身的天花板,二则是新旧掌门人之间,原本就存在着管理理念的差异,三是新一代掌门人在执政之初,手下的老资历根本不买帐等等。

  这些天天希望着变革的新掌门人或者是部分新骨干,非常希望公司改革,实现管理创新,以突破自己的“天花板”。他们往往只是说要改变,要创新,甚至要革命,而要改到什么程度,自己却不知道,或者只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不能详细的描绘出来。

  管理“天花板”的魔咒

  1、目标思想不一: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改革意识,没有和上层管理者在一个标准的高度上,而再加上上面所说的改革的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很多企业“年年在改革”,却一直没有突破。管理变革成为了一种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口号。

  2、品牌路线缺失:很多中小企业老板难以理解企业品牌的原因,可能是其多年来习惯于单打独斗,即便带领一个团队也是自己说了算,以及过于注重产品的思维与行为惯性使然,让他突然把目光与精力转移到企业社会化之目标来,肯定感到不知所措和茫然。

  3、说的多干的少:在提出改革或者是需要管理革新的企业,往往“天花板效应”都非常的明显。最直观的就是,很多人都能一张嘴就说出公司很多的管理问题,不管是运营上,还是机制上。人人都希望改革,好像不改革就突破不了“天花板”,说的多干的少。

  4、人才机制制约:很多企业没有科学的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导致优秀的进不来、进来的人不优秀、想淘汰的出不去;人才培养缺乏方向性和实效性,企业投入大量培训费用效果却很不理想。

  5、组织运营效率差:很多企业在组织运营上效率较低,组织缺乏执行力,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在于部门和岗位职责不清晰;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绩效管理机制;薪酬分配机制不公等。

  当然,企业发展遭遇“天花板”还有市场与政策的因素等等,但是通常看来,笔者认为上述是导致企业管理“天花板效应”的主要原因。

  “以小博大”的杠杆

  据了解,60%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经营管理是搞好企业的关键。管理是制约和决定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管理效率的状况,较低的管理效率很难使企业较好的成长,较高的管理效率一般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回报。

  对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品牌塑造的重点是建立产品品牌,以求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就必须突破狭隘的产品品牌定位,适时升级到企业品牌的层面。而企业品牌的核心密码无疑就是“企业社会化”。社会化的企业品牌相较于产品品牌化就如同“以小博大的杠杆”;且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制定行业标准、制造事件新闻等形式营造出的社会影响力。也就是,企业品牌的公信力相较于企业品牌而言如同“以小博大的杠杆”。

  此外,让企业不光被目标消费者群体所接受,还要被更宽泛的社会公众所接受,在巨大的社会信用背书下企业就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而进入资本运作阶段。资本运作与产品运作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可以充分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这又是一个“以小博大”。

  (未完待续)

  文 王运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