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临床,消毒,血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3 15:1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是由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血压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5-0017-01
为了观察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现将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两组共10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是由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各占总数的56%、44%;年龄在34-7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6±5.2)岁;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1-12天之间不等,平均(4.6±2.1)天;存在高血压病史的有29例,占总数的58%。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各占总数的54%、46%;年龄在36-7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7±6.4)岁;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1-14天之间不等,平均(5.2±2.3)天;存在高血压病史的有24例,占总数的48%。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及病史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通风、消毒及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按时、正确用药,督促患者合理饮食和休息,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指标,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医师并有效处理。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要对患者采取如下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由于精神与情绪等因素往往会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多与患者交流来随时掌握其心理状况,然后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姿势、行为及气质等因素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②血压护理:护理人员应当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状况,当对患者连续多日使用硝普钠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必要时可对患者改用其他降压药物;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给予患者一定的镇痛措施,如果患者持续性疼痛且出现部位移行,则说明夹层剥离仍然处于扩展状态,如果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则表示其夹层剥离已停止。
1.2.2 术后护理
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当要对患者采取如下护理措施:①病情观察:术后护理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及生命体征,尤其要监测其血压和心率状况,并作好记录,如果患者的心率过快、血压过高,则应当给予其适当的降压药物;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食谱,督促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③并发症护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动脉栓塞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来提前发现其并发症征兆,并提前做好预防,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等。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压下降情况,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血压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较急、发展速度较快、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经研究发现,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应当给予该病患者有效的护理。然而传统护理往往不够全面,其效果也不甚理想,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就需要采用围术期护理。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血压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汪亚兰,黄庆红.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5,02:399-401.
[2]景赫,卢家凯,金沐,董秀华,裴馨,何琛,许路遥,张可心,杨蓓,王岳峰,马月华,程卫平,孙立忠.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急性肺损伤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04:287-290.
蔡峥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