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现状与发展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保健,免疫,传染病
  • 发布时间:2015-06-04 08:47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5-0116-01

  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是儿童的生存、保健和发展。朱宗教授认为儿童保健应该在不同的地区实施两种策略,却以控制高死亡率为主的保障生存的策略?实施保护和发展为主的促进发展的策略。

  1986年我国制定了《城乡儿童保健工作要求》,20多年来,《城乡儿童保健工作要求》对全国的儿童保健工作起了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儿童保健工作在儿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儿童常见病,传染病发病率取得了显著成就。传染病已经不是儿童保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佝偻病、腹泻、营养不良已不常见。而儿童的心理行为疾患和近视眼等增加了。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关注点是:既不想让孩子太胖,也不想让孩子太瘦,还想让他们长得更高。这就给我们儿童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儿童保健的定义是在没有疾病、良好状态下充分的发育。使他们在生理、心理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儿童保健是要努力消除疾病和致病因素对儿童的危害。并努力保障和促进儿童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完好状态和全面发展。

  为了保障他们的健康得到保护,政府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卫生部:托幼院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卫生部: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制定了儿童保健工作的目标:在保障儿童生存的前提下,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认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方针及策略: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控制高死亡率为主的保障生存策略,以实施保护和发展为主的促进发展的策略。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儿童保健工作相继开展了相关工作,在胎儿期有:出生缺陷筛查及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及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目前在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儿童保健工作还存在着: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够强,经费投入不足,保健模式单一,技术力量薄弱,学科建设落后等问题。

  因此,儿童保健今后重点发展领域有:在胎儿期保健,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高危儿监测与管理、儿童五官保健、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发育行为儿科学)、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这也是今后我们儿童保健工作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要从孕期保健着手,孕期营养、孕期环境、孕期自我调整、孕期并发症的控制、为孕期保健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任务。从出生缺陷到促进胎儿的身体发育,强调妇幼保健的连续性。所以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取决于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营养,最终取决于最佳的人力资源发展。

  因此,加强儿童保健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各级政府的关注焦点,提供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服务,并根据不同地区指定个性化的服务模式,确定主要发展方向,指定目标和规划。整合儿童保健的各种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分析保健消费支付能力,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的保健服务,是我们儿童保健工作管理者思考的方向。

  李华 雷越华 乔睿 周静 林兆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