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三转”身体不生锈(等四则)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西洋参,止嗝穴
  • 发布时间:2015-10-13 13:37

  一、练好“三转”身体不生锈

  经常转头、转腰、转腿能调剂精神、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器官衰老。

  转头站位,双眼微闭,挺胸收腹,头部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此法除能锻炼颈部的肌肉、关节使其功能增强外,还能防治神经性头痛、失眠、颈肩综合征等。

  转腰站位,两腿分开,双手叉腰,腰向前弯,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此法能增强腰部肌肉、关节的功能,对慢性腰肌劳损、风湿性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转腿站在地上,两腿并拢,身体向下蹲,双手扶住双腿膝盖,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膝关节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膝关节10圈。此法除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防止腿先衰老之外,还能防治膝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三转”法简便易行,但做时要慢,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摘自《大河健康报》文/吴淑芳)

  二、寡言补气3种方式

  ●中药材补气法。

  1.西洋参蜂蜜茶

  【原料】西洋参10克,蜂蜜50克,冰糖5克。

  【制作】西洋参加水文火炖煮,直至有参味,待凉后倒出参汤,再加蜂蜜和冰糖调服。

  2.黄芪蜂蜜水

  【原料】黄芪、麦冬各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

  【制作】以上药材用以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打坐。闭目凝神而坐,这种方式能迅速让人心平气和,调和气息。打坐的时候一定要一切放下,一般在不用脑子时候,就可以让其放空。

  ●“食不言,寝不语”。人在说话时容易使脑子产生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因此,人在睡前不宜过多讲话。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文/郭静)

  三、颈部有两个止嗝穴

  气舍穴

  气舍穴在颈部,正坐或仰卧,于上胸部,锁骨根部稍中之处即是此穴。它有清咽利肺、理气散结的功效。对于打嗝、胃痛或是恶心想吐的感觉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比如打嗝时,可以一边吐气,一边在气舍穴处强压6秒钟。在按压时,边张嘴说“啊——”边进行效果更好。若将肌肉放松,仰卧进行,也很有效。这样不仅可以止嗝,还可以调理脾胃。

  廉泉穴

  廉泉穴在颈部喉结上方的凹陷处。打嗝时,把头向上仰起,用自己的拇指或者食指按压廉泉穴,由上方向下方用力,力度由轻到重,以有轻微的窒息感为宜,持续按压10秒钟左右,同时做吞咽动作一两次。如果症状无明显的缓解,间歇10分钟再做第2次,一般1~2次就能见效。

  (摘自《健康时报》文/李芳)

  四、热敷脑后驱风寒

  秋后,人容易被冷气“袭击”,对于抵抗力弱的老年朋友来说,保暖不当会受凉感冒。

  脑后有个风池穴,位于枕骨之下的凹陷处。热敷能起到驱寒健脑的作用。用热水袋,装进布套内或用毛巾裹好,放在需要热敷的部位。也可把盐或米炒热后装入布袋内,代替热水袋热敷。不管用哪一种热敷方法,都应注意防止烫伤,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肾炎等血液循环不好或感觉不灵敏的病人,使用热敷时,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

  (摘自《华西都市报》文/陈文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