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学更加的趋于完善,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并急需我们调整和处理,本人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对现在的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问题 对策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首先就是教学模式陈旧,在初中的生物学习中,学校和老师大多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方式,教学模式非常僵硬和传统,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不仅如此,初中学生承担的压力很大,这样僵化的学习模式会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长远来看,生物老师在生物课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下降,如果无法培养学生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今后激烈的社会中必然会遭到淘汰。

  其次是教学观念传统。初中生物课堂一言堂的出现,教学模式的僵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学校和老师的生物教学观念过于传统。片面追求高考的升学率,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多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单调的教授生物知识,而学生因思维方式和反应能力的差异产生差距。初中生物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初中生物学习的教学中,要注重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生物是一门有实用性的课程,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观念上并没有得到重视。

  还有就是在一些地区生物学科并不属于中考的应考科目。由于应试教育尚未转为素质教育,生物课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其他科目的压力和冲击。与升学考试的文理科相比,生物课的课时太少,教师和学生对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物课教学质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大多数学校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原本可以很生动的生物课显得枯燥、无趣。由于学校没有实验经费投入,生物教学无实验室,无实验器材,无实验材料,严重影响着生物学的教学。

  针对这些,本人结合部分工作经验和对问题的思考,提出了部分建议和对策,以供各位教师同仁参考。

  首先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这种方式正在逐步推广和普遍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的是比较抽象的生物知识的,但是借助幻灯片、录像和动画等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就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实验而言,大部分生物老师都是采用口述的模式向学生介绍,学生无法亲自试验。但是借助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而且能够起到保护学生安全和环境的作用。其次就是要重视生物课的试验。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过程中,忽视了生物实验的重要,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理解不深刻等多方面的问题。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是充满了乐趣的,适当的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最后,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初中生面临的巨大压力便是中考,各个学科任务非常多而繁重。生物老师盲目的给学生布置生物作业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效果低下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敷衍塞责的态度。因此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老师应该对生物作业进行精心的布置,通过合理的控制生物作业难度结构,重视与书本的结合,充分兼顾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才能起到生物作业应有的理想效果。对于在生物学习中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做一个错题本,避免错误的重复,老师也应该做重点的讲解和归纳。

  那么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要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生物课不是专业课,也不是劳动技术课,而是每一个接受中等教育的公民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如今,生物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不仅是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生产和医药卫生及其他应用科学所必须的基础,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乃至所有科学都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改变教学现状,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应该增加投资,切实改善生物学教学环境,引进各种实验设备,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深入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生物学教学应使学生学习比较系统的生物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展师生双向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因势利导,结合讲授课、讨论课和实验课,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更多地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获取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景以激发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再次,改变教学手段初中生物教学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最后,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一方面在课堂中讲授现在世界各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同时加入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加以讲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参考资料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迪梅.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1998(2)

  原宏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