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要根据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适应不同职业的职业技能。应用写作能力是组成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一部分。在语文应用写作教学教学中,通过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利用课堂活动营造情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评价机制等,来培养中职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 应用写作能力 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从狭义上来说,就是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因此,中等职业语文写作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发,培养其应用写作能力。

  一、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内涵大致包关键能力和职业技能。关键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种专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能力。事实上,当前无论是关键能力还是职业技能,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应用写作能力,因此应用写作能力应是中职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尽管中职语文教学中安排了应用文的学习,但是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是很弱,部分学生甚至连启事、请假条等最基本的应用文体都写不好。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基础写作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于应用文这一类特殊文体的定义、格式、写作要点等缺乏了解。这种情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非常不利,他们直接面临的就是就业,为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应用文,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研究如何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应用写作能力的内涵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最强的学习能力。它是人们内部智力技能和语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最高的综合训练成果。所以写作教学与其说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如说更应培养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在作文课中,观察力、想象力,乃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能力,实际上是通过作文能力的训练而发展的。职业能力范畴中的写作能力不是指其它的写作能力,而是一般写作能力的延伸和继续,它与专项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是体现在职业岗位或职业范围的写作能力,是指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应用写作能力,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

  三、培养中职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途径

  1.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情况,发现学生的个性和优点,同时要因材施教,在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和固有的教学理念,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要让目标的制定既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即制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比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对广告文案策划较感兴趣,老师就需要多讲述这方面的写作知识。有些学生重视理论,但不会实践;还有些学生只重视写作锻炼,但由于没有科学的写作理论指导,难以实现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乐学又会用。

  2.利用课堂活动营造情境

  教师可以在应用写作的课堂上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应用写作的教学中来。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各种文体的应用情境,使教学活动丰富而生动。以求职信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先组织部分学生分别扮演招聘单位和应聘者双方现场表演招聘场景,让学生观赏后明确什么样的求职信是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什么样的求职信是失败的。让学生边活动边思考、讨论,最后教师适时点拨和总结。

  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带动学生参与到写作中来。比如调查报告教学时,老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分别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完毕之后,在和老师交流的基础上写作,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实际调查能力,还能让学生切实掌握到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与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应用写作课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另一方面还要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应用写作课担负着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任。应用写作是一门涉及到文字书写的书面文体写作,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申请书和求职信等文体的的书写考查的不只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学生的智慧和勇气等人文素质。

  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多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让学生之间开展互相评比,比一比谁的文章写得优美得体。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还会让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互相学习中得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重视应用写作中语言的运用和谋篇布局,有利于锻炼自身的应用写作能力。

  4.创新评价机制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仍然釆用旧的评价机制来评估老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严重挫伤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新评价机制,建立老师、学生、学校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指标才能带动整个学校的良性发展。首先,学校要做好表率,带领师生参与到综合评价指标的实践和维护中来;其次,老师要公正、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既要说明自己教学活动的不足,也要说出自己的成绩;最后,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到评价中来,对老师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只有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发挥综合评价指标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敢于写应用文,使应用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培养中职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学历型职业教育向能力型职业教育转变的今天,它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我们要改变陈旧观念,在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制定适合中职生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中职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积极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英.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0,(8)

  [2]李玉椿.中职语文实用能力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下),2012,11:4-5.

  [3]卢中民、曲伟.五年制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究.2006,(05).

  [4]王晓燕.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杨碧莲.浅议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成功(教育),2009,06:236.

  马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