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背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4《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

  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学情分析:不利因素:高二学生刚接触哲学课,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效地上升到哲学高度,缺乏逻辑思维与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有利因素:高二文科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快,有以前的哲学课理论作为基础,基本具备探讨哲学辩证法问题的心理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原理。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人生道路前进中的困难。(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敢于直面生活,正视生活中的困难的心理素质。2 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和行动。

  重点难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课前准备:歌曲《真心英雄》;气球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 PPT图片展示:辉南六中三十年的变化。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讨论,辉南六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观点?设计意图: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情境创设)材料一:辉南六中建校以来,依托地理优势及生源招收优势,发展势头强劲,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中急须解决的问题……资金不足、优质教师资源外流、招生政策的变化…

  材料二:面对困难,辉南六中党支部、校委会立足长远发展,提出了“以服务提升质量”战略,加强校园“三区”的改造,提高对学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引进优质师源、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但是,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2012年高考虽然学校的升学率、重点率有所提升,但缺少了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一些群众纷纷担心,六中能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六中的县内优势地位还能否保持住?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学习小组探究讨论交流:1.你对以上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我校的发展态势揭示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教师评价、总结:(点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长;事物发展道路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做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创设意图:以六中发展为主线,帮助学生理解哲学道理,从而解决身边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师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插入视频:六中学生会孺轩文学社辩论赛现场)

  提出问题:六中的发展需要学生,学生的管理就尤为重要,作为六中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一个部分——孺轩文学社在六中的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有不少家长提出,学生上学要以学习为主,加入孺轩文学社浪费学习时间,所以阻止学生进入孺轩文学社。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内容交流:

  问题一:是否一定要推广发展孺轩文学社?

  问题二:孺轩文学社是否一定能顺利推广?

  教师评价、小结:

  创设意图:通过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二、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设置小游戏: “吹气球” 比赛

  (三、四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吹气球比赛,会有学生过于想使气球变大,吹爆了气球)

  创设意图:参与活动,使学生感性上了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2.探究活动:

  展示材料: 蜗牛吃大桥

  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一座混凝土大桥突然倒塌。经查大桥设计和建造方面均无问题,罪魁祸首居然是小小的蜗牛。自大桥建成后,桥墩周围聚集大群热带蜗牛,津津有味地吃着桥墩上的混凝土,慢慢地,大桥被蜗牛蛀出了许多小孔和裂缝,遭到严重破坏。结果,当一辆载重卡车驶过大桥时,“轰隆”一声,大桥就倒塌了。蜗牛吃混凝土刚开始并不明显,如及时采取措施,惨重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

  (1)蜗牛吃大桥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哲学观点?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一说这个例子给了怎样的哲学启示?

  创设意图: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事物的变化总是从点滴开始,然后积少成多最终使事物的状态和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3.案例分析:本班姚雪同学刚入学时成绩是比较低的,但是他坚持早来晚走,刻苦努力,成绩在逐步上升。

  学生讨论:(1)对本班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举例说明(2)姚雪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创设意图);以身边事为例,深刻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教师评价、总结:

  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 量变、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2)只有质变才能促进事物发展,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方法论: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发展。

  教师总结: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事物的发展是在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基础上实现的。

  人生感悟: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学生各抒己见:对待今后的学习,该怎么做?

  创设意图:意在引起共鸣,让学生们思想上得到升华。

  结束部分:在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中,让学生分享品味经过刻苦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亮点:(1)渗透新课程改革,与高考考点结合(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运用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科时效性的材料,帮助学生形成哲学观点,梳理思路。(4)以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主线贯穿课程,提升了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事例较多,若能更好的连贯一致,则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宋清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