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历来就是学生考试和生活必备的一项技能,语言文化在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博大历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种轰炸式的学习选择铺天盖地袭来,冲击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淡化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为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做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渗透

  前言

  听说读写是新课标下学生学习应用能力的五个重要体现,小学语文能力不仅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有实际应用,而且对应试也起着关键作用。语文是学生新课标学习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心理产生安全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措施

  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赵州桥》一课的德育渗透教学为例,通过课堂情境的描述,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揭示教育教学事件所反映的主题实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对学生品德修养培育的目的。

  1.1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堂教学大纲与所需资料,引导课程教学大方向;学生准备好提前预习知识,为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做铺垫,辅助老师教学顺利进行。根据学生知识和准备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为:

  1.2课堂情景描述

  通过茅以升《赵州桥》一文,让学生明白了在桥梁专家眼中,桥的美在于结构美,从而引入本堂课,探讨画家眼中的桥之美与桥梁专家桥之美的不同之处。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说理性质的小品文语言优美,在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时,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首先通过学生对课文4、5两段的默读,让学生品读课文,感悟意境,思考三个初步的课堂问题,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提倡学生采用边默读边进行圈点勾画的阅读方式,以加深学生对赵州桥历史文化的印象,并通过朗读一、二、四部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尽量感受画家眼中桥梁的刚柔美、动静美、疏密美、衬托美、错落美等等,课堂接下来让学生对文章第六段快速浏览,通过实际举例认识到某些桥不美的原因,健全学生思维模式。并通过发问学生作者的说明方法和写作目的,找出关键句进行文章总结,也通过复读第四段的机动环节,让学生更为深刻的领略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意境。最后的作业设计为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成语和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两项,使学生不局限于文章固定内容的束缚,拓宽知识,开阔眼界。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发现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3老师在课堂德育渗透中表达的艺术

  语言表达是沟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语言表达的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的将自己的意念想法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语句,用词,节奏的把握使得聆听者认同自己的观点。因此,老师需在观察学生微表情微动作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语气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采用欢快的语气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相对更容易接受讲话者的陈述观点。老师作为学生工作最大的教育家,幽默感也是不容缺失的。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欢乐中减轻压力,受到启迪,净化心灵,期间穿插一些对学生的礼貌用语便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感油然而生。

  1.4留给学生自由阅读领会的时间

  新课标小学生语文教学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去束缚学生,给学生造成心灵伤害和过度精神负担,应该采用一种柔韧方法去教育。坚决杜绝以自我为主体的课堂“自娱自乐”教学法,应该为学生的特殊爱好提供一个使其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说:可以通过改变每节课堂的教学类型,整理一套可循环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综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进程,使学生认识到整个知识体系的统一性,课堂氛围和节奏的轻重缓急就会体现出来。另外,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先由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也是考验彼此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充分挖掘出师生内在的东西。结合鼓励式教育,便可把师生知识统一融合成为一体,在“时间熔炉”里消化,最后被“复制”给每个学生,如此一来,学生对事物认知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自身素质自然也就随之加强。在一个开放的班级氛围下,一专多能的学生才有可能不断涌现出来,而这一切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课标改革后,以能力为主,知识为辅的要求。

  1.5做好学生展示评价工作

  师生依据教学实践阶段评价标准,对本堂课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填写评价表,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设立一定的周期性奖励,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具体可参照下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进行自我情感交流的舞台,老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扩大词汇量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生词积累的增加,有益于增强小学生阅读的自信心。思想道德培育要从小抓起,只有学生从自身意识到德育素质的重要性,才会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思想道德指导外在行为,明辨是非善恶。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这对小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4,(02):03-05

  [1]闫俊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J].皖西学报,2011,(02):33-35

  [2]蒋祖康.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学习风格[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2010,(09):11-14

  刘景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