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21 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强大的交互功能、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必将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一种崭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新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措施及具体案例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实验 措施

  引言

  物理实验不仅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在常规实验教学中,各个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学校的实验仪器不完备、对于实验的课时量不足、教师实验教学实践陈旧;教师对待实验只是演示和讲解,特别对于探究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时存在实验步骤已有老师安排好,学生“按方抓药”的现状,学生无法成为探究实验过程的主体,无法培养创新精神等。在计算网络环境下进行物理实验,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强大的交互功能、高仿真的探究工具,对常规教学带了挑战与机遇。许多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新型探究式教学模式措施

  1.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演示一个小的实验,比如说“焰色”实验在日常的实验过程中是不能够十分清晰地观察到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整个实验的过程及发生的现象,让学生对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影视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实现课程的导入。

  比如说在讲解浮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关于人们在死海漂浮的影像,在讲解凸透镜聚焦的作用时,可以演示用凸透镜聚焦太阳能燃烧纸片的实验,这些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主动探究。

  2.勇敢猜想,实验验证

  探究式实验核心就是学生们的自我探究,在这个模式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定自己的角色为科学家,然后对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可以通过网络环境来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实验的模拟,进而提出猜想,通过实际的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设定,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最后不断完善。比如说,在初中物理探究串并联的实验过程中,在准备过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来搜集生活中存在的串并联,了解串并联电路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透过一些指导进行串并联实验的操作。先假设“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不止一条路径,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然后利用小灯泡和小电阻等元件进行实验探究,印证自己的想法。

  3.交流探讨,总结经验

  在网络环境下,物理实验探究不仅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具备了更多实用的数据处理工具,更是为学生的交流和探讨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感知,再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进行分析,通过讨论交流进行比较,并运用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进行思维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和创造。教师要营造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联想、回忆、迁移等思维方式,引起其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巩固,在创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通过经历设计、制作等实践活动,引起其认知结构的扩展与创新。

  教师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创建一个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研究和发现,也可以在平台中提出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定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透过这个平台分享更多的学习资源,这么多好的学习方式都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的。

  二、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新型探究式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实验同传统实验的关系

  数字化的实验要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实验,但是却不能完全地代替传统的实验,只有传统的实验才能够有助于学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计算、作图及实际动手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探究则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实验及教学的特性来利用传统的实验,以及信息技术的模式实验,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相得益彰。

  2.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很多教师在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就会产生依赖性,甚至于知识点和板书都采取多媒体的帮助,这样反而弱化了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同时,网络环境下生成的大量信息,也给学生的信息接收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学生通常无法消化众多的信息,反而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要注意对于多媒体的利用程度,控制好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搜集信息的方向和质量,在网络时代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要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

  三、网络教育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应用的启示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探究式物理教学把建构主义的支架理论用于实践,就是通过探究式可视化的模拟实验软件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支架,使学习者能够进行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投入到高级的思考和问题解决活动中去,促进学生认知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从直观感知到观察发现,再到抽象概括,这是学习物理科学的认知过程。应用数字化技术,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具体实验,从直观感知到观察探究,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得以互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物理教学设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范例。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取得了以下认识:一是信息技术环境能够有力支持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二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的统一,既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的过程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绪菊.启迪智慧——问题探究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58-60.

  [2]高升,李爱平.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尝试[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周鹏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