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 关键字:核心价值观,道德素质,职业理想,精神家园
  • 发布时间:2015-02-12 15:21

  摘 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技能培养而轻视思想品德建设。本文立足育人之本,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规范学生的职业理想、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搭建道德践行平台等方面论述了中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道德素质 职业理想 精神家园 践行平台

  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肺府之言,是他们在奋斗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是人们对好坏、善恶、美丑、成败、贵贱、贫富、是非的一种基本价值信仰。

  不同的团体、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不同的行为习惯。那么,我们的中职学生这个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他们的理想信念是怎样的呢?这应当引起每一个职教工作者的思考。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呢?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康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一个共产主义新人,并不是所有良好特点和品质的机械堆积,而是他们和谐结合的统一体。”

  这一伟大的教育家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指出:“毫无例外地努力发展进入我校的所有孩子的才能和天姿的意图,贯穿在我们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而居于首位的则是品德成熟性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培养。多年的经验向我们的集体证明,才能、天赋、人的个性只有在思想政治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背景上才会充分焕发出来。人有了坚定的公民立场,他才可能有所创造。”

  从教育家的思想中我们应当感悟到:一是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秉性;二是要培养学生“公民精神成熟性”,这就是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不是要学生为个人今后过上幸福生活而认真读书,而是为了建设祖国、为国家的千秋伟业而发奋读书,要站得高、看得远、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心中有目标才能焕发出学习的动力;三是要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业成绩、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同时他还指出:“和谐发展的是高尚的道德”。因此,中职学校在加强职业技能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不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且职业学校应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尊严、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工作长抓不懈,确保中职学生“品德成熟性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培养”得以有效实现。

  二、加强规范学生的职业理想

  当代中职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受各种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的形成期,他们的道德认识还不明确、不稳定,还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而且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容易受社会上一些错误、落后观念的影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因此,在择业观上表现为功利化趋向严重,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过多地考虑工作报酬,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专业发展,把“自主择业”当作“自由择业”;诚信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随意签约与随意毁约,不办理辞职手续就自行离开单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到有一定劳动强度、有噪声、气味和炎热的工作环境的企业实习和工作。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将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贯彻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其融入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应抓住专业特点,立足职业岗位,对接职业需求,强化职业素养;并引导学生有效地处理好三个关系:职业理想与职业兴趣的关系、职业理想与专业学习的关系、职业理想与就业选择的关系。

  三、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根本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要把学校建设成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就必须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总的框架下进行设计和打造。就其功能来看,精神家园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激励人们为之努力奋斗,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热爱和依赖它;就其实现方式而言,精神家园通过学生的安全感、信任感、和谐感、希望感、理想感、幸福感等得到寄托,并在生活、行动和规范中得到具体的表现和实现,使全体学生团结凝聚起来。

  四、以践行雷锋精神搭建平台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学生开展“争做雷锋精神传人,争当雷锋式好学生”这类活动不失为一有效策略。因为雷锋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中闪耀着信仰和信念的光辉,永远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中不可缺或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雷锋精神是刻苦与奉献的化身,是美德与素养的标准,是爱国与利人的楷模。要组织学生开展观看雷锋的影视剧,学唱雷锋的歌曲,传颂雷锋的故事,续写雷锋日记等活动,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及时发现总结和表彰之先进典型,坚持在点滴中积累,在参与中养成,在实践中升华,打造常态化、永久性的道德实践平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五个人”:即一个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忠于党、热爱人民的人;一个刻苦钻研、敬业奉献、与时俱进、爱岗敬业的人;一个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利人利他、团结友爱的人;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朴素、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言行一致、诚信老实、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人。

  中职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干一行爱一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如果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了雷锋式的好青年,何愁没有用人单位看得上?何愁学生没有发展的舞台?

  总之,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规范学生的职业理想,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思想基础,不失为教育的有效手段。

  邓玉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