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要使这生命得以延续,必须能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正确、恰当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只要我们针对学生实际,切准相关知识点,推理最佳“切入点”,就会实现远程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最佳整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 重难点 知识拓展 想象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要使这生命得以延续,必须能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资源运用得好,就会在课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恰如其分,因时制宜地运用各种资源、整合资源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优化的必要条件;反之,则会适得其反。今天,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那么,如何恰当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佳化呢?

  《新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表演,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远程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一、创设情境时,巧妙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究竟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为课堂创设情境,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我想让学生不仅用语言来体会庐山瀑布的美景,用想象力感受瀑布的壮美,还要通过动感的画面来感受庐山瀑布景色的奇丽。在备课时,我把这节课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制成了课件、动画,安排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在课堂上,通过我简单的操作,便从屏幕上看到了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象:阳光下的高山上笼罩着紫色的云雾,一道瀑布从山顶喷涌而出,水雾缭绕,瞬间,瀑布飞速沿陡峭石壁落下,飞珠溅玉,玉碎珠散,气势壮观,那轰隆隆的水声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着他们的听觉。这样,诗中的情景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身临其境的画面中获得更深层的情感体验,从而领悟诗人所要表达强烈的感情。

  二、突破重难点时,精心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每一节课都有需要师生突破的重难点, 在教学设计时准确地把握重难点,估计学生的思维水平,采取正确地教学方法与手段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是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环。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现代远程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把各科知识整合,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为什么“人字形”线路能使火车爬上陡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课件:八达岭的“人字形”线路和蜿蜒的盘山公路。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火车沿“人字形”铁路上坡的情形,说一说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接着设问:“为什么必须设计‘人字形’铁路才能爬上坡呢?” 在此时,播放这段课件,并启发他们联系自然课中关于“斜面”的知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懂得:修建“人字形”线路与盘山公路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斜面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因此能爬上陡坡。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中有关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笔画一画——‘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的?用模型做一做——“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这个过程,学生在一段直观、简单的课件的启示下,把自然知识联系了起来,体会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科学性与巧妙性,更深一步感悟到詹天佑作为工程师设计师那令人折服的杰出才能。

  三、进行知识拓展时,恰当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就需要大容量、大面积,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多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的内容,而是应该开展横向、纵向的联系,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发展智力,激发创造力、形成能力。教学中在进行知识拓展时,如果利用远程教育技术,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对更多的知识,这样就会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厚学生的知识底蕴。

  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时,为了增加学生对于居里夫人以及镭的了解。我利用远程教育收集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她长期在艰苦条件下进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致使有毒物质损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最终在1934年7月4日因患白血病逝世。这使学生更透彻的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她那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由此,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也增加了镭的一些相关科学知识。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时,适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将文字、图象、声音等信息也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不但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大了 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为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孕育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优美,语言精炼含蓄的短文,那些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针对低年级学习的训练重点,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帮助学生弄懂了课文内容,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秋天里还会有哪些景象吗?”孩子们似乎有些茫然,这时候我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动画:“高高的蓝天上飘浮着几朵淡淡的云朵,一群大雁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向南方飞去,几只色彩的风筝在秋风中欢地舞蹈。一棵棵高大梧桐树、柳树摆着柳条,一片片黄叶从高处盘旋着落下,像翩翩起舞的彩蝶……”优美的画面再配以悦心的音乐,孩子们的主动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如此诗情画意的意境里,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谈秋风、谈秋雨、丰收的果实、收获的喜悦,思维被激活了,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有些孩子还能对比其它季节来讲述秋天的特色。

  总之,远程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恰如其分地整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想实现其整合的最优化,整合时所选资料要注意切入时的艺术性,一节课所用多媒体不应过多,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相信,只要我们针对学生实际,切准相关知识点,推理最佳“切入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来设计教学流程,就会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曹爱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