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部分问题

  摘 要: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本前提,而初中体育教育对于很多身体尚处于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初中体育课程依然存在部分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 问题 建议

  尽管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的问题也同时暴露了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找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教学意识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我国初中教学中,普遍处在体育教育给其他学科教学让位的情况,体育课被其他主科替换的事情时有发生。在重视升学率的教育环境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远小于其他学科。社会亦缺乏初中体育教育认知,人们通常把体育课程当做文化课的附属品。学生对体育课程也缺乏兴趣,导致体育课程受不到重视。只有面临毕业时,有的初中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成绩能够达标,才开始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成绩。传统教学理念带来的畸形教育观念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2.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是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对体育教学成果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初中体育教材经过长期发展,已经逐步改革,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将教学课堂局限于教学教材中,或者局限于传统教学内容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兴趣爱好所在。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缺乏新式教学内容与项目。初中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与叛逆心理,且对一些社会流行的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例如瑜伽、街舞等。可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无法寻觅到这些“流行”元素,且教学手段枯燥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初中体育教学的时间分析

  本研究的教学时间是指体育教学在一天中的时间段。经过调查发现,初中体育教学时间主要为上午10点以后,下午4点以后;部分学校在上午8点,部分学校在下午2点30分。通过分析可知,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时间主要是在上午、下午的最后一堂课。此种时间的安排能够调整学生的大脑,努力做到劳逸结合,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放松。但此种时间的安排凸显目前初中“重文”的教学观点,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此种教学时间的安排使得学生体育课后就要进餐,而通常情况下体育锻炼半小时后才能够进餐。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的紧张,使得学生的生活方式为体育课——进餐——午休,或者体育课——进餐——晚自习,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需要改变。

  4.初中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对教学的进行尤为重要。但是在场地的建设上还有部分学校存在不足,初中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状况不令人满意。场地、器材的缺乏导致学生锻炼空间的减少、锻炼干扰的发生、锻炼态度的下降、锻炼效果的降低,因此改善初中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状况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5.初中体育教学的评价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91%的初中体育课的评价主要是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知识、技术、技能的测试,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注重“量”的多少,强调最终的结果,不注重学生的进步,不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知识。因此,此种评价势必引起学生积极性的下降,不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初中体育教学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注重学生体育态度、体育情感的培养和评价,正确理解评价的目的,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评价的依据。

  二、问题对策的一些建议

  1.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兴趣的重要材料。现代体育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初中教学内容不一定要局限于课本教材,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增加瑜伽教学、健美操教学、花式篮球、花样足球等特色项目,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能够在运动中舒缓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烦躁。

  2.树立新型体育观念,推动体育教学发展

  初中体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初中体育教学带来的特殊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若想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就必须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教师与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增强体育教学利于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与竞争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锻炼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彻底贯彻新课改的改革精神,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健康蓬勃发展。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受伤,甚至继而产生运动抵触心理。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提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创设提问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讲解体育运动的技术要领,同时向学生展示体育活动的魅力。

  三、总结

  适宜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响应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开展与初中生认知规律相符的教学活动。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心,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以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与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宏峰.新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文理导航(中刊),2010(04).

  [2]于辉.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中学),2010(09)

  高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