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驾驶专业实习中如何提高学生驾驶技能

  摘 要:驾驶技术是每个驾驶员所要掌握的基本条件,而熟练的驾驶技术是在广泛的实习实践中得来的。本人就如何提高汽车驾驶专业学生的驾驶技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驾驶技能 交通法规 交通安全 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越来越普遍地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庭,汽车驾驶技能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渐渐地成为一种生活技能。驾驶技术是每个驾驶员所要掌握的基本条件,而熟练的驾驶技术是在广泛的实习实践中得来的。作为技工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的汽车驾驶专业更应该把提高学生驾驶技能作为主要实习的要求和目标。本人就如何提高汽车驾驶专业学生的驾驶技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和经验。[1]

  一、树立正确的驾驶理念,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在学生的驾驶实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驾驶理念,养成好的驾驶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驾驶技能的提高。

  1.正确的驾驶理念 一是安全驾驶。驾驶员要珍爱生命,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把安全作为第一要素。做到安全行车,行车安全。二是遵守交通安全,学习交通法规、法律知识。三是文明驾驶,礼貌行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四是熟练的驾驶技术。

  2.正确的驾驶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好的驾驶习惯。一是一路预防,用心开车,注意观察,全神贯注,准备停车这五点来预防。二正确迅速的判断。三是提前处理情况,开车时要提前观察、提前判断、提前操作。四是让。在路上开车,先要有个正确的意识:要注意礼让三先,不要争道抢行。五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行车操作规程。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是做好实习教学的重要的环节和内容。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纪律观念,提高职业品质。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是建立在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基础之上的必须在驾驶工作中时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良好的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是实现安全行车的必要条件。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是实现安全行车的必备前提,驾驶员必须树立高度的 社会责任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心上。

  三、熟练掌握汽车驾驶基础知识

  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驾驶的技能,必须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驾驶的相关知识。一是要让学生知道汽车行驶中的主要作用力,汽车的使用性能以及汽车运行的条件。二是汽车驾驶基础,主要包括汽车仪表及信号装置的识别与各种开关的使用,汽车操纵装置的运用,汽车驾驶的正确姿势,发动机的起动、升温和熄火。汽车的起步、停车、变速、转向、调头等的具体的操作原理和方法。

  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路况条件下的行驶,包括平坦道路下的驾驶,坡道山路驾驶,城市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夜间驾驶以及一般情况下的判断与处理和危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四、交通安全法规的学习

  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加强对交通法律、法规和 其它相关知识的学习, 其它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

  道路交通 安全的法律、法规是汽车驾驶员行车的基本准则,如何才能更规范地驾驶好车辆,更是任何优秀 驾驶必须认真思考的。目前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将以往的交通 安全教育上升为法律规定,要经常学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严格汽车驾驶操作训练

  具备过硬的驾驶操作技能和较高应急应变能力是安全行车的内在要求。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日益复杂的车辆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安全驾驶方法,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来督促自己,勤学苦练,不断提高安全操作驾驶技能。操作训练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下面三个阶段。

  1.要掌握单个动作的操作要领 学生在第一次上车进行驾驶技能训练时,教师要把动作的过程、要求及注意事项先讲解一遍,讲好后再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领会驾驶技能的基本 要求,并对动作的完成在头脑里形成了初步的印象。在单个动作训练时不能求快,一定要注意训练的质量,基础动作的训练非常关键,一开始训练就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学生出现错误时一定要 及时纠正,力求使学生在完成动作时规范正确,为驾驶技能的形成打好扎实的基础。

  2.要掌握多个动作的协调配合 在完成单个操作 动作训练后,就进入了多个动作配合阶段。很多学生在完成单个动作时都做得很好,但一到多个动作配合时往往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前一 定要讲清楚多个动作配合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且要让学生反复训练。驾驶技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

  3.要注重操作动作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驾驶技能,可以单独驾驶汽车了。但是在驾驶时动作往往很机械,不够灵活,这就需要进一步巩固驾驶技能,而且要学会灵活运 用。教师一方面要从驾驶理论上加以教育,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驾驶中不同天气、不同路况对驾驶技能的要求。

  六、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果想让学生提高驾驶技能必须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里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道路驾驶技术和准确判断机械故障的能力对驾驶员来说非常重要。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识知能力、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信心,意志力,和韧性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应有较强的观察 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熟练而准确地动用汽车驾驶操作技术的能力。

  为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实习中不能忽略,平时应将此项工作列入实习中的一项“必修课”,针对驾驶心理行为对驾驶的各 种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强化心理素质。使他们有一个舒畅的、坚强的、积极的、 温馨的心态,以更良好的状态和更充沛的精力驾驶好车辆。

  总之,驾驶技能是通过大量的刻苦学习和努力训练形成的。在驾驶汽车时,学生一定要精神集中、全面观察、正确判断、及时处理,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精益求精,从而形成熟练、安全的驾驶技能。

  参考文献:

  [1]汽车驾驶技术 中国劳动部出版社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4).

  高继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