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在教学的运用

  摘 要:游戏是启发学生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教材用游戏的方式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玩”为主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达到人人参与,全体发展,主动探索为目的的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游戏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是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来选编游戏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的“主体性”游戏。这些游戏是以自身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这充分说明了游戏对孩子们的魅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就他们而言,游戏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换句话说,也就是用游戏来贯串小学体育教学,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游戏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一、体育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游戏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因为少年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指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的能力),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

  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使自己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的肌肉得到必要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同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据报道,以往由竞技体育“唱主角”的上海中小学体育课,如今已经悄悄“变脸”,引入了“滚铁圈”、“斗鸡”等各种弄堂游戏,而且把保龄球、高尔夫球一类休闲活动项目也列入了新体育课的备选内容。上海体育教师们发现,弄堂游戏走进体育课后,学生玩一次“滚铁圈”、“斗鸡”,出出汗、练练筋骨,运动量并不比投铅球或跑步少。我认为,从竞技走向游戏,这已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趋势。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1.无论什么游戏,都必须具备学生、场地、器材、规则等条件。如何合理的使用游戏,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去选择体育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组织游戏教学要注意以下原则:

  2.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书本教法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要求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

  3.如:在以往50米跑教学中,学生对50米跑感到枯燥无味。练习中表现出百般无奈,感觉十分疲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我采用了“人球比赛”的游戏后,效果就不同了。用球作为学生的比赛对象,学生受到强烈的刺激,容易培养兴趣并能持久。

  4.篮球运球教学时,可以用运球追赶比赛,让一个球性较好的学生在前面运球,其他同学运球追赶,追赶上的加小组的得分。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好动的心理,又满足他们的集体好胜心。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5.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快速跑教学中,使用了20米的迎面接力;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使用了“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体育游戏。

  6.有些时候,学生的上课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们在编排游戏时,应该注意到班级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游戏是否结合实际,便于教学。如果要快速跑时,让他们毫无范围的乱跑,要发号施令时就非常的困难,甚至教学的效果也就体现不出了。我们要让他们在不乱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他们,使得他们的积极性高涨,活跃课堂氛围,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7.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游戏对于心理、机体的放松具有独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合为一体的游戏性放松活动,能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使运动器官得到放松与恢复,使学生恢复到较好的身心状态。因此,在整理活动中,游戏要突出其趣味性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在游戏的具体运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选用和创编一些带有舞蹈动作的游戏和以放松为主带有智力竞赛的游戏。还可以利用教学器材进行游戏化动作。如“器材快速归位”、“组字”、“摆图案”等游戏,既有利于组织,又进行了整理活动,并包含了育人因素,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具有一定的“兴趣保留”结束体育课,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其它课程的学习。

  三、体育游戏选择和创编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不少游戏还根据教学任务创设了的情境,有一定的情节和主题,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游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诚信守纪、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冲过火力网”要求学生不但要做起动、突停、跳跃、躲闪等动作来躲避射来的“炮弹”,而且还有具备“向我开炮”掩护同伴顺利冲过“火力网”的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游戏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对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庸俗的、有损学生身心的游戏要坚决杜绝。教师可以结合其他教材内容进行创编游戏情境,在体育游戏中渗透教育。

  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掌握、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根据游戏的情况可进行情绪的调动,努力烘托游戏热烈的气氛。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特别是体质差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结果,对优胜者要提出表扬和不足,对失败者要鼓励,争取下次取得胜利,使学生养成正确对待输赢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时也促使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体育游戏内容,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曹香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