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语文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就语文学习而言,兴趣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欲望。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激发呢?结合教学实践,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语文 有效途径

  一、名人勤学苦练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杰克·伦敦自修得来的学识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不久,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一边找工作谋生,一边自学文化,他常常把书与字典的词与句抄写在小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挂在上、有的挂在衣架上、有的挂在柜厨上、有的挂在床帐上,有的贴在镜子上,这样便于在刮脸、穿衣、睡觉的时候随时看一看,记一记。有时,把一些纸片放在兜里,出外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时间读一读,看一看。长期的积累,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文化素养大大提升,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一生著述甚多,传世之作为《热爱生命》,成为和马克·吐温齐名的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之一。

  2.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迁的“警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小时候,司马光和哥哥弟弟一起学习,感觉自己记忆力差。每当教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能背下来了,便一个接一个丢下书,跑到院子里玩耍了。司马光没有走,轻轻地关上了门,集中精力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读得滚瓜烂熟,然后合上书,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

  司马光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他卧室除了图书和床,没有其他贵重的摆设。非常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用圆木枕头呢?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不分昼夜的攻读苦研,司马迁成了一个博学的人,为编纂《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名人刻苦学习,最终成就了事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1.新课导语的精心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导语是否成功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新颖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抓住学生心理,扣住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述教学《口技》时,从课题开始,提问:能否描述一下口技是什么呢?学生用嘴摹拟发出了的各种声音。接着说谁能摹拟呀?有的学猫叫,有的学狗叫,有的学羊叫,有的学生……,静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剧增。然后让学生根据注释看课文,找出口技艺人摹拟的声音,提问:为什么要描写如此众多的声音呢?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这节课学习《口技》一课,这样一步一步,一环一环,诱导启发,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课的导入一种教艺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仅仅几分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枯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媒体与课程、教材、师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面前,大量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获取较多的感性知识,提高感知教材的效率,强化感知强度。例如讲述《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看书中彩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各地石拱桥的自然风光,学生立刻被壮观的情景所吸引,把课文中关于石拱桥的知识介绍,融进在脑里,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集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于一体,吸引着学生,学生兴趣盎然。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每个环节,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

  3.多彩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年级开展朗读比赛、词语积累、查字典比赛、召开故事会,硬笔书法比赛、日记展览、办手抄报等系列语文活动,从“听、说、读、写”入手,养成坚持不懈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初二年级扩展活动,写日记、硬笔书法、办手抄报活动继续,开展作文修改、写信、应用文称谓比赛、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丰富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胆地运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和方法,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开创语文教学的新格局,让学生进入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雷义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2]牛秀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4期

  [3]王文华;变着花样学语文[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4]张永明;“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5]赵华梅;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教研);2010年01期

  [6]徐转璋;“生”临其“境”学英语——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情境创设例谈[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年02期

  [7]林小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教育;2009年08期

  温洪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