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

  摘 要:诵古诗,学古诗,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雅事。古诗文对儿童的熏陶,一直为老师们所重视。理解诗歌内容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唤起孩子对古诗情趣的热爱,对美好诗情的品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新理念

  古诗文教育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中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焕发生机,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乐于学习古诗词,最终实现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析诗题与知诗人:分析诗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

  2.读诗文与晓诗意:通过学生预习,能够读通诗文,在此基础上,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通过结合注释、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读诗文是了解诗意的重要方法,晓诗意能促发学生更好地读诗文,不能将这两点割裂开来。

  3.入诗境与诵诗情: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二、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2.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3.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4.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三、细读诗文,抓住作品内涵教学

  1.扎实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所以,小学古诗词教学要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朗读是学生理解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桥梁。古诗词教学离不开朗读,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韵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目的性、层次性都要清楚,要指导学生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在朗读训练中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真切领悟

  古诗词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揣摩,认真体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体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①扣诗眼。引导学生找准能体现作者感情、诗词主题和艺术特色的“诗眼”,进而体会诗词内容。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送”为诗眼,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且结合题目我们还能了解到本诗不仅是写景诗,也是送别诗。

  ②抓住词语。阅读古诗词理解了重点词语、关键词语,也就找到了通向诗词意境大门的钥匙。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诗人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首句用一个“生”字化静为动,活化了香炉峰和缭绕峰顶的烟雾,突出了瀑布的色彩美;第二句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逼真而贴切地描绘了瀑布从高直下的整体形象,突出了瀑布的静态美;第三句用一个“飞”字描绘了瀑布奔腾直下,迅疾异常,突出了瀑布的动态美;而第四句则用一个“落”字语气舒缓而有力地描绘了瀑布飞珠溅沫,好似银河里的群星从天而降的壮观景象,突出了瀑布的声音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表现诗意的“生、挂、飞、落”等语词,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感悟到诗的意境美。

  ③品味名句。很多诗中都有两句是重点句,而且有一些还成了千古名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此多加品读。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重点句,可通过此句品析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时,教师应以感性诗文材料为基础,以形象为支撑,还要特别注意课本插图、古画、古曲的运用,让学生看看反映古代生活的画,听听民族乐器演奏的曲子,用诗韵古风去感染学生,让那悠扬的曲调把学生带进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思想世界。

  ⒊有效练习

  古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应彰显语文教学的本色。何谓语文教学的本色?杨再隋教授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学生的听说读写离不开一个“练”字,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乡村四月》一课教学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之后,可设计句式训练:“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又( ) 。”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想象乡村四月农忙时节的景象,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诗文的体悟。除了词句训练,还可以相机进行写段、篇的训练。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可设计“从读到写,读写结合”的训练,引导学生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4.有效积累

  在教学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推荐给学生一两首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诗词,丰富学生的积累。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积累同题异文的诗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后,收集有关描写瀑布的古诗;也可以收集同人异文的诗词,如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后,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再赏读苏轼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作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总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我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侧重古诗词整体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感情色彩,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更好的满足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邸春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