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摘 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更快捷,是一个宏大的信息资源库,使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综合展示。这种信息承载和展示的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及小学语文教学,本文对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学语文教学 整合 作用

  一、创设丰富鲜活情境,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记者进行采访时,因为采访的情境精心设计,促使采访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也一样。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和学生谈心,孔子想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志向,设计了一个谈话情境,消除了学生的谈话顾虑:孔子是老师,年龄比学生大了很多,学生一开始会有顾忌。营造了很好的谈话氛围,这样,他的弟子们尽情畅谈各自的志向。例如讲述《悲壮的一幕》时,这篇文章叙述的是外国航天员的故事,小学生很难进入课文情境。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亦真亦幻、给人恍如隔世之感的苏联宇航员和他的妻子、孩子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以悦耳动情的解说,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平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拉近了学生与课文内容的心理距离,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情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二、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激起浓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讲述《让北京亮起来》时,这篇文章叙述的是夜晚的北京,没有到过北京的小学生不好想象。教师把从因特网上下载的夜晚各种灯光下的北京图片,配以浪漫抒情的音乐播放,有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有古老的街道王府井大街,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接着联系自己的城市景观,鼓励学生回想自己所在的城市夜晚景色,让学生建立起一个新的兴趣点。接着讲述所在的城市近年的发展,播放亮起来后的城市夜景,夜晚灯光辉映下波光闪动,彩灯投射下显得雄伟美丽的立交桥,夜景中五颜六色的街道,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群情激动,原来,自己居住的城市亮起来如此之美。这种延续的兴奋促进了教师很好地完成了《让北京亮起来》一课的目标。正如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多媒体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了情感,拓展教学内容画龙点睛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一节课教学的结尾,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纵观一节课,学生通过前面文章内容的学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基本了解,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运用精心制作的课件演示,总结和升华课文内容,让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结局。让学生产生预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四、 增加思维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仙剑奇侠传”里有一个的寓言故事:古时候一位读书人没出过家门,每天认真读书。有一天,这位书生终于决定要出门,然而,读书已经读得让他不知道出门应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他的读书不能转换成跨门槛的能力,还不如一个没有读书的人。因此,教学不能培养反而抑制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仅仅学到了一些死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转换为能力或创造力,这就意味着教育彻底的失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制作、串接、展示,准确而巧妙的处理,形象直观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讲述《赤壁之战》时,教师没有使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图像和视频动画,而是进行了各种声音效果的剪辑,模拟赤壁之战的情节,箭射在船身上时箭杆震动的声音学生听得清清楚楚。教师精心制作的全黑的电脑背景,学生通过音效的调动与渲染,能够愉悦地想象出这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的宏伟场面。

  五、互相渗透融合,提供综合性学习的平台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上天,震撼美国政界,预示着美国的航空业落后于苏联。于是,着手研究苏联的科学家和美国相比有什么不同,研究表明:苏联科学家的艺术素养优越于美国科学家。1967年,美国政府出资10亿美元,集中了100多名专家进行 “零点项目”的研究,零点代表着美国科学家对艺术教育的从零开始。因此,这以后,美国的学校教育空前地注重综合学科的教育,现代美国教育的繁荣发达起来,这和重视艺术与学科的综合教育是分不开的。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仅仅是对语文单科的整合,也可以是小学语文与其他各科内容的整合。综合性学习是当今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的必然趋势。教师必须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小学语文与音乐、美术、历史、自然等学科的整合,互相结合,互相沟通,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从不同角度诠释语文,巩固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六、直观形象,诠释语文学科一些模糊现象

  汉语表达的有一些字词句的意思不好用语言讲清楚,有的时候教师讲解了好半天,没有把字词句讲得很清楚。小学语文教学时就经常会遇到语言很难解释的现象,例如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识,教师不好讲解清楚的,有些内容单凭小学生的想象根本理解不了,有时想象出的和自然完全不一样,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彰显在学生面前的是可感的画面、解释和演示直观,让课堂中的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使用最恰当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突破了教学难点,压缩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述《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的词语对小学生而言理解很难,蒲公英“乘着风”、苍耳“挂住”小动物,豆荚“炸开”……多媒体课件演示,使抽象的词语变得形象、直观有趣,最难的内容变成了成了最吸引学生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拓展一片蓝天--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4)

  [2].多媒体技术对小学语文的意义及应用-成功(教育版)-2013(8)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学习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1)

  [4].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课外阅读(中旬)-2012(10)

  [5].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

  [6].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青年文学家-2013(23)

  刘晓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