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初探

  摘 要:小学美术手工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小学美术手工课的重要性入手,探析目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供有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 美术手工课 教学 问题 策略

  一、小学美术手工课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小学美术手工课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首先要产生自己的创意,然后准备好需要的各种材料,再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创意以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整个手工制作过程,学生都需要自己动手来完成,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实现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美术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思维融合在作品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探究能力。

  小学美术手工课有时候会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手工作品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新想法,在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3.有助于塑造坚强的意志力。

  任何手工制作作品的完成,不仅需要学生动脑、动手,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支撑学生,不要在中途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学生在制作时,教师要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当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或有要放弃的苗头时,要及时给与必要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手工制作带来的快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塑造坚强的意志力。

  二、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受重视程度不够,被认为可有可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美术手工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程度,甚至认为美术手工课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大,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有的小学美术手工课名存实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是没有专业的教师,或者是其他考试类学科占用了课堂时间;有些家长认为手工课就是带着学生随便玩玩,没有实质性的教育意义,不但浪费时间还浪费金钱,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不给于支持,这些都是制约小学美术手工课发挥作用的瓶颈因素。

  2.手工材料不齐全,影响课程的正常开展。

  小学生的主动意识比较差,老师要求准备的材料他们可能会忘记,或者是不知道怎样获取这些材料,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由于家长工作太忙,或者认为没必要准备,就会造成手工材料不齐全,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在学习《纸盒变家具》时,需要学生准备形状大小不同的纸盒,如果学生没有把纸盒带到课堂上来,只能听老师讲解、看老师示范,自己没有动手制作的条件。

  3.创新性不强。

  小学美术手工课不仅需要学生动手,更需要他们动脑,向出一些比较新颖的创意,实现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但是,很多小学美术手工老师在教学时,都是按照书本中的内容和学生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制作书本上的模型,,学生严格“依葫芦画瓢”,制作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毫无创新性可言,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改进小学美术手工课的策略

  小学美术课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和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确保小学美术手工课的顺利开展:

  1.转变思想,走出认识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的高低早已经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教师和家长要走出传统的思想误区,树立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正确认识。有了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手工课的教育效果便可以事半功倍。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时,家长和老师要多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及时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帮助;当学生需要准备收工材料时,家长要帮助他们一起准备。

  2.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时间。

  小学美术手工课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所有收工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除了必要的讲解和示范之外,要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时间。有些制作难度比较大的作品,可能是一节课的时间无法完成的,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整性,老师要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

  3.巩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好动,求知欲和动手欲望都比较强,所以会对美术手工课充满热情和积极性,为了长期保持这种积极性,老师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在每节课之前,老师要精心制作一课与所要学习内容相关的作品,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给学生讲解一下制作方法,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制作出一个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好的作品,教师要及时提出表扬,还可以作为一件“展品”在班级展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巩固对手工制作的热情。

  4.尊重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取得进步的动力源泉,艺术的魅力也在于创新,小学美术手工课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挥。手工制作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模型,老师要鼓励学生为作品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赋予他们新的内涵和生机,当学生制作出比较“另类”的新颖作品时,老师不能要求他们改正,而是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对作品进行讲解和分析,鼓励他们进行创新。

  结语:

  综合上文关于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探析,小学美术手工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教师和家长要转变看法,树立对手工课的正确认识,并给小学生以必要的帮助和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让美术手工课的教育功能尽情发挥。

  参考文献:

  [1]吴琼琼.小学美术手工教学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5)

  [2]陈丽萍.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实效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

  [3]彭一邺.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思路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

  肖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