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造价类软件课程的教学方式

  摘 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极为广泛、深入地应用,在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类专业当中,工程造价类软件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价预算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价值分析,围绕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工程造价类软件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学方式,以确保造价类软件课程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为广大高职教师提供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 造价类软件课程 教学方式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崛起,让其在众多行业领域中发挥出极大的优势,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越来越多,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水平变得十分关键,为此,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广大高职院校,开设了大量的工程造价课程,而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的开展,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有效结合起来,无论对于工程造价类人才的培养,还是促进建筑工程人员总体造价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价值分析

  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促使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流行与广泛应用,更是对建筑行业领域极具推动作用,为了培养更多的建筑工程造价类人才,广大高职院校,开设了很多建筑专业的工程造价课程,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应用成果,引入了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实际上,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任何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真正掌握的最佳证明途径便是合理、有效地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理论充分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工程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的开设正好完成了该项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造价类软件来作为最重要的辅助工具,解决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问题的实例,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第二,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有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一步完善

  造价类软件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简化工程造价管理流程、增强计算科学准确性、完成自动化、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转变具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建筑工程项目中,传统的手工造价管理繁琐、复杂、准确性低、效率不高等不利因素通过全面造价软件的推行和应用,完美地被解决,有效利用了资源,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类软件课程的教学方式

  1.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掌握软件程度的不同,分别给出不同的任务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操作能力上,学生的掌握程度会有所不同,部分学生能超前完成基本工作任务,而部分同学则表现为进度落后。分层目的是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针对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进一步提升其操作技能!教师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部分同学学习中的急躁情绪、自甘堕落等问题的产生,多采用鼓励式教学,培养其自信心和对专业课程的热情。

  2.小组讨论教学法

  分组教学,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一定方式分为不同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学习“讨论”共同协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分组过程中,通常以4~6人为一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讨论学习的方式方法共同完成相应的任务!该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积极发表意见,扩展思路,加强未来工作任务中的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

  使用软件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利用软件完成建筑工程的造价计算,案例教学法可以作为首选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结合一套较为简单的小型工程图纸进行课堂教学。该小型典型工程的选取,其工程规模难度无需太大,该工程能够涵盖常用结构件类型,尽量包含常用构件的操作即可,为学生首次接触软件,初步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所用!在完成了前述小型工程图纸的工程造价计算过程后,随后推出较之稍复杂的工程图纸,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答疑及提供计算正确结果给学生进行对量。

  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工程造价类软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可采用以下步骤:选用一套典型工程图纸。创设任务情境,本步骤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该课程的任务情境可以按照各分部工程的划分作为工作任务情境,也可以假定施工过程中,每一结算周期的已完的工程施工进度划分工作任务情景。教师确定工作任务。在前一步骤所创设的情境下,教师根据任务情景,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提出工作任务后,就完全交予学生完成工程计价过程。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在该步骤中,应该由学生作为任务完成主体。教师在该步骤中主要是提供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信息和思路,如何搜集资料,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加强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工程造价类软件的学习兴趣。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师则对学生在软件操作过程中的精确度和速度进行评价,教与学的双方均可明确该知识的掌握情况。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较为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总结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化,建筑工程造价势必需要对自身管理进行调整与改革,高职院校的造价软件类课程的开设,无疑成为学生尽快熟悉造价工程管理流程和业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利途径,对促进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江丽丽.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6:45-46.

  [2]张玲. 浅谈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教学体会[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83.

  [3]雷文茂. 软件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造价软件的应用为例[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7:171+135.

  陈礼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