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VS风热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风热,风寒,食疗
  • 发布时间:2015-06-03 16:04

  风寒&风热:中医的病因理论中,有风邪的概念。所谓风邪,指凡是可以引发人肢体颤动、头疼、头晕等症状的外来致病因素,当其与寒邪一起入侵人体,就叫风寒证;和热邪一起入侵人体,就叫风热证。

  简单来说,风寒、风热,就是指小儿受到外界的寒风或者热风的影响而引发的病症。

  风寒证

  表现:怕冷、流涕、无汗

  风寒证的具体表现为怕冷较为严重,一般不出汗,伴有鼻塞、流清水鼻涕等症状;看孩子咽喉部位的话,咽喉不红,但舌苔薄白。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而且肺主皮毛。风寒证,是寒邪和风邪一同袭击人体,自人体的口鼻、肌表而进入人体,所以风寒证多是风寒束肺(也就是风寒邪气束缚住了肺)。肺主呼吸的功能要依靠肺的宣发功能(指肺推动人体气、津液等向上、向外的功能)和肃降的功能(指肺推动人体气、津液等向下、向内的功能)支配才能正常发挥。风寒束肺,就会造成肺气不能宣发,肃降也不顺利。

  也就是说呼吸道受到阻塞,就会以咳嗽、打喷嚏的形式强行使呼吸暂时通畅;而且风寒侵袭鼻咽部,就会造成鼻塞、鼻涕流个不停;由于寒邪清冷,所以鼻涕是清水鼻涕,且舌苔薄白;咳嗽有痰的话,痰也是白色、清稀的。由于风寒侵袭肌表,肌表受到寒气的刺激,就会收缩痉挛,而出现浑身酸痛,脖子发紧、头疼等症状;寒气刺激肌表,就使得汗毛孔闭塞而无汗。

  护理:保暖休息、发汗驱寒、清淡饮食

  1 居室环境要注意防寒保暖,给孩子适当多穿一些衣服,防止风寒再次入侵;

  2 服药发汗的时候,吃完药应该卧床休息,适当盖得暖和一些,以使身体微微出汗,但也不要太厚,防止出汗过多,更容易复感;

  3 发汗之后,应该及时用温毛巾擦干,不要使得开放的毛孔再受风寒侵袭;

  4 症状轻微的孩子,可取生姜3g、葱白1根、芫荽5g,加水500mL煎汤饮用,可发汗散寒。

  按摩预防

  开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眉心)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在眉心前发际以直线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次。

  推坎宫

  位置:自眉心起沿眉毛至眉梢呈一横线,即眉弓。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连续分推50次。

  黄蜂入洞

  位置:两鼻孔下缘处。

  操作:以一手使小儿头部相对固定,另一手食指、中指的指端着力,紧贴在患儿两鼻孔下缘处,以腕关节为主动,反复揉动100次。

  推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缘(大拇指侧),阳池至曲池呈一直线。

  操作:以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腹,自腕横纹外推向肘部,推300次。

  揉外劳宫

  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中指指端按揉穴位200次。

  拿肩井

  位置:在肩上,督脉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之经穴。

  操作:以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拿患儿肩井5次。

  按揉肺俞

  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系肺之背俞穴。

  操作:患儿俯卧,术者以两手拇指或一手之食、中两指的指端或罗纹面着力,同时在两侧肺俞穴上揉动100次左右。

  开天门、推坎宫、揉外劳宫、推三关能够疏风散寒解表;按揉肺腧、拿肩井能够宣肺理气;黄蜂入洞可以宣通鼻窍,从而预防风寒证。

  食疗

  黄芪姜枣茶(适合辅食添加后的孩子)

  取黄芪10g、生姜3g、大枣5g、苏叶6g,煎汤当茶饮。每天一剂,连服一周,在季节变换时节饮用。

  具有益气散寒、祛风、防感冒的作用。

  风热证

  表现:有发热症状、咽喉红肿

  风热证的具体表现一般是怕冷的症状不太突出,但是发热的症状严重,会有出汗、怕风的症状,一般伴有流黄脓鼻涕,咽喉疼痛、红肿,舌苔薄黄等。

  风热证,是风邪和热邪一同侵犯人体,同样是从口鼻、肌表而入,而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常,而且热邪具有烧灼机体、伤害津液的特点,所以风热证多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咽干、喑哑等症状,吐痰、流黄鼻涕等,都是受到热邪的影响所致。

  由于风热侵犯肌表会造成毛孔开放,所以会有出汗的症状。风热对津液的损伤较轻,所以口渴不太厉害。风热证可由外感风热直接引起,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而成。后者初为痰涕清稀、舌苔薄白,渐致痰涕白稠或黄稠,舌苔薄黄。

  护理:避免捂汗、注意水分补充

  1 室温要清凉一些,不要穿太多的衣服;

  2 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是凉白开,也可以是新鲜的果汁,如葡萄汁、西瓜汁等;

  3 饮食方面应该清淡,不可食用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物;

  4 发热时,物理降温,可以把冷毛巾放置在额头上或者颈部位置,每隔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或者温水擦浴,重点是腋窝、胸部、大腿根等大动脉处。

  按摩预防

  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一手持患儿无名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总筋至洪池(曲泽)呈一直线。

  操作:一手持患儿手,另一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拿风池: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操作: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罗纹面的前1/3处相对着力,夹持住穴位处的肌筋,并进行一紧一松、轻重交替的提捏动作100次。

  拿风池,疏风解表;清肺经、清天河水,清泻肺热。

  食疗

  百合绿豆粥(适合1岁以上的孩子)

  鲜百合、绿豆各50g,洗净煮烂与粳米100g同煮粥,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连服一周,在季节变换时节饮用。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粳米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百合具有清热生津润肺的作用,一同食用,具有清热生津解毒的作用,从而预防风热证。

  金银花饮(适合辅食添加后的孩子)

  金银花30g,山楂10g,生甘草3g,加水煎2次后合并,搅匀。每天一剂,连服一周,在季节变换时节饮用。

  金银花、生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还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与清热消食解郁的山楂一同食用,可以清热毒,防止风热证。

  文|郝强收(中医学硕士,大诚中医针灸医院主治医师,北京市薪火传承工程“程莘农名老中医工作室”成员) 编辑|平燕婷 美编|劳秋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