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管理“镜”之说
- 来源:学问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主观,安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6:16
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普通的一线老师,还是一个教育管理干部,要说谁不懂得“育人管理比教书难”的道理,那简直是对他专业的一种侮辱。因此,当今学校工作者深感教书难,育人更难,保安全难,管理安全更难。所以有人说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校园安全管理则是一门科学艺术。
如今学校管理,不但要完成育人任务,更要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如何管安全,用怎样方法保学生平安,确是有一番说道。作为一名学校领导,用什么方法管理安全,是新时期教育管理者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笔者以多年学校管理实践体会,认为当前学校安全管理者要以“镜”来管安全、抓安全。
一是戴上“望远镜”。作为校领导,看问题、想方法、定措施,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看问题要深远,决不可小家子气,贪近图快,那你的工作,就会让人觉得鼠目寸光,不可能有“大手笔”。说白了,很难取得成绩。因而要常戴望远镜,看前方,想远处,要有远见,有先见之明,这样在安全防范上,就会舍得花钱,用在刀刃上,管理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舍弃“老花镜”。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随着时间推移,有时自己看问题不一定清楚,很容易凭主观意识办事,常常戴上老花镜看问题,把一些本来可有可无的小事无限放大,阻碍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该抓的没抓,可缓做慢干的事又无限放大,以至于耽误了时间,错失了时机。因而,老眼光看问题是安全管理的大忌。
三要配备“显微镜”。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安全事故又常是不可预见性,因而在抓校园安全时,领导要常配备显微镜,认真发现工作中的缺陷,防范工作中的遗漏,特别是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上,要用细之又细的检查方法,认真布置检查、督促,决不放过安全隐患的蛛丝马迹,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摘掉“有色镜”。一个人一旦戴上了有色镜,看问题处理事,就自然而然会有偏见,会掺杂个人主观意识,办事自然不公道,既妨碍工作开展,也伤了同事的心,给学校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旦安全工作由于“有色镜”的原因,听不进正确意见,刚愎自用,而产生错误决定,贻误了良机,造成不必要损失,后果将无法预料。因此安全工作者定要舍弃“有色镜”,才能把安全工作抓好。
五是常用“反光镜”。人们知道,在公路拐弯处竖立反光镜,能给司机提供对面来车的信息,以便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同理,学校安全管理者,也要常用反光镜,预见学校安全工作的隐患,以确定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防范,制定各种防范安全预案。特别是重大学生活动,要借鉴反光镜,吸取以往全国各地学校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警省如今自己工作的草率、麻痹,做好防范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是忌用“哈哈镜”。此镜最大特点是变形变像,不符合实际,因此安全管理者忌用此镜对待工作。不能违背事实,无限夸大或者无限缩小某些实际情况,会使人们无法判定安全工作真相;更不能把成绩夸大,把缺点变小,使安全工作不能做实、做细、做强,以致无法清除隐患,尤其是领导们没法获得真实情况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用好以上几种“镜”抓创安,是学校领导安全工作细致的体现。从不同领导对各种“镜”(创安方法)的选择,可以窥视出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底蕴,更是各校安全管理方法正确与否的象征,也可以说是领导管理思想的形象体现!
官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