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的阅读课教学初探
- 来源:学问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英语,阅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03 16:50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把文章作为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视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以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本文将通过我对英语课程改革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结合心理学谈谈我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体会。
1 心理学和英语阅读教学
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都离不开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英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所经过的阶段,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interactive processs),即认识和语言交际的过程,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理解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认识,而是主动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心理学家则认为“阅读过程主要包括符号辩认和文字理解两个阶段”、“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再经大脑编码加工,从而理解课文的意义”的活动。彭聃龄认为,阅读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①物理学层次:阅读活动开始于含有信息的文字符号;
②生理学层次:文字符号变为读者视觉的神经冲动;
③心理学初级层次:文字符号产生的神经冲动可能以语音形式存在;
④语言学层次:对语音形式进行文字、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分析,进行言语译码加工;
⑤心理学高级层次:理解课文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易事,首先教师授课时必须注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基本心理条件。
下面就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进行探讨。
2 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刺激读者产生感知和理解,读者对语言符号作出区别新的视觉反应,眼睛随着符号移动,同时感知某些符号,产生一个单词辨认过程。
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仅能辨认语言符号而不能理解是不够的。
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
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
阅读技巧包括:
①扫读(skimming)即通过对文章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者的意图或文章所要涉及的问题。
②跳读(scanning)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辩认的过程,让学生很快能抓住中心句,并能对生词作出猜测,以提高学生自学新单词的能力。
③细读(close-reading)指学生在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不同的阅读方式应有不同的时间限制和阅读速度,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但教师最终的任务是除了能让学生巩固和表达阅读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或表达出自己的个人观点。
3 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我们知道,语法解决"说得对"的问题,语言解决"说得好"的问题,语篇解决"说得全"的问题,而学生的应变能力则解决"说得巧"的问题。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的。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视图复述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也可以也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
②分角色表演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总之,“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他们就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4 阅读后的书写巩固
心理学家认为书写是大脑神经和手部肌肉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已获取的语言信息知识,这对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结合起来,灵活设计笔头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
第一步借助简笔画将有关课文内容作精要概述,引出生词学习。
把主要内容重述一遍,然后进入阅读理解阶段。
第二步阅读理解
①快速阅读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并找到问题的答案。
②听音阅读检查完问题的答案后,放录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阅读全文。要求学生找出或划出自己难懂的词!句,并就难点进行一定的讲解。
③小组讨论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仔细阅读,时间为6分钟,阅读完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④分段朗读课文
这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语音语调,也是对课文加深理解的过程。可以以接龙的形式朗读课文,也可分组朗读,其他的学生认真听,并尽量找出发音的错误且纠正,这样既加深了课文的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