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分析:
李某某,是我班的一名女学生,家住在离学校十几里的一个小山村,今年13岁了,可因为家境贫寒,营养不良,她长得又矮又瘦,在同龄孩子中很不起眼。自卑、孤僻、不爱说话。作为老师,我很想走近她,了解她。于是,在学校组织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我走访了她的家,我一直以为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没有满足不了的愿望。但当我踏进她的家门槛的时候,惊呆了:冰冷的小屋内甚至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一口破锅,一铺凌乱的火炕,一套十多年前的破家具,仅此而已。从她爸爸的口中我了解到:在她2岁时,母亲就抛弃了她和爸爸,出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她从小和爸爸相依为命。有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只有她一个人在家照顾自己。并且我发现,在她家的地上摆着许多酒瓶,一看就知道他爸爸是一个酗酒如命的人。望着孩子那双无助的眼神,我心里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一刻,我决心要帮助她,关爱她。
2 辅导措施:
根据她的问题,我重点培养她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让她学会与人交往,帮她树立学习的动力,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并且在物质上帮助她,让她感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1 在物质上资助她,让她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现在孩子应该享受的一切。家访回到学校,我立刻为她申报了贫困补助,学校免费为她定做了校服,青岛消防集团每年给她1000元学费,并让她免费在学校吃午饭,这一切首先让她无后顾之忧。当我把学校给她订了学生奶的好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却低头对我说“老师,我不喝奶!”“某某,这奶是学校免费给你的,不跟你要钱”“那我也不喝…”说完她转身就跑了,那一刻,我的心再一次震撼了,我不敢说她自从妈妈走后再也没有喝过奶,但我敢说在她喝奶的时候她一定会想起妈妈……这所有的一切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老师,我必须给她特别的关爱。
2.2 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用爱的力量把她拉向学生中间。单亲家庭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相比,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为了让她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忘却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人格”上的伤害。让其感情上有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感情,不至于发生自暴自弃的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她,关心她、信任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发现她最近情绪不好,就找她谈心,开导她,询问理由,帮助她。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她,让她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了解到她和一位女同学有话可说,特安排她俩坐到一起,并让她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她,让她觉得自己没有被遗忘。让其他同学主动利用下课、放学后的时间,陪她聊天,和她做游戏……
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她瘦弱的身影也逐渐活跃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她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她。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在课堂上有意无意的提问她,让她发言,给她增加自信的机会。还在课间和她一起活动交流,为她点亮生活的希望,一个学期过去了,李某某终于成为一名学习认真,懂事自信的好学生了。那一刻,我突然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为孩子架起关爱的桥梁,孩子的心灵就不会再寂寞。那种付出,真真切切,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2.3 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通过家访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把怨气散在女儿身上,更不能借酒浇愁,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影响她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目亲,说服她多用一些空余时间回来看看女儿,多点关心她,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3 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她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小女孩也变得干净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平时也能主动和同学交往了,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有了父母的爱,使她变得更加自信,在她心目中她和其他的孩子完全一样,不再感到自卑。
4 辅导感悟
4.1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被爱、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造成其人格障碍。用爱心去叩开孩子封锁的心灵,熔化其对老师设定的心理防线。、
4.2 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心灵。
李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