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中华,美术,世界遗产
  • 发布时间:2015-11-03 16:51

  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很广泛,在很多科目中,根据学科内容进行教育,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感觉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觉悟,陶冶美好的情操,从而获得教学与德育双赢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1 在风景名胜欣赏中渗透爱国爱家教育。

  我国幅员辽阔,存在着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世界级遗产,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地理等人文因素中感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同时提升美的感受能力。如果在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更会让学生在心间产生自豪感,从而萌发出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豪迈情怀。

  例如教学欣赏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这一课,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国世界级的遗产项目31处,有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以及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等。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们看到祖国有这么多美丽的人文景观,除了产生无限的赞美之情外,还会对祖国萌发出无限热爱之情。看到学生们产生的真挚情感,我话锋一转,指出我们的家乡也有多处美丽景点,例如龙母祖庙、三元塔、德庆学宫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参观游览。最后,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更富强的祖国、更美丽的家乡服务。这样,就将欣赏风景名胜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了。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涌起要建设美丽家乡的豪情壮志,无形中就会暗暗鞭挞自己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争光。

  2 在中国画学习中进行传承祖国文化教育。

  中国画最能体现我国的古典文化,所运用的毛笔和宣纸更是透着古色古香,能让人隐约看到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缩影,舞台上的现场中国画表演,更是能将古典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产生一种摄人心魄的效果,将人带回到琴声幽幽,在高山流水的背景中铺宣作画的古典境界。因此,在中国画的学习中,我们若是对作画工具和作画技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一定能将学生带到一种绝妙的古典文化氛围当中,从而传承祖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例如学习木棉花的画法,我在介绍笔法和墨色用法的同时,穿插介绍了所用工具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同时讲解木棉花又称英雄花,是广州市的市花,花朵上的红色便是烈士所洒鲜血的象征。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一般会产生一种崇敬之情,那是对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的崇拜。同时,学生还会对所用工具毛笔和材料宣纸产生一种向往的神情,那是对祖国源远流长灿烂文化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生在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的自豪。

  3 在手工制作中陶冶高尚的情操。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既能培养学生心灵手巧的个性,也能根据制作的内容,陶冶高尚的情操。手工制作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根据四季的轮回变化,制作出季节风景图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可以根据一年中各个节日的特点制作卡片,表达各个节日里丰富的内心情感;还可以根据自定的题材,制作出彰显个性、体现风格的手工作品,表达灵巧的心灵个性。

  制作形式多样的手工,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我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教学生制作表达对母亲感恩的卡片,以此来感激伟大的母爱。母爱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话题,大家总是能够以多种形式来表达感恩之心,如有的制作出了有比喻意义的母鸟衔食物回来喂养雏鸟的卡片,也有的制作出了有象征意义的绿叶呵护花儿的卡片,更有的制作出了含义深刻的太阳哺育万物的卡片。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一张张精美的卡片,便陶冶出了孩子们高尚的情操。

  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觉悟,陶冶美好的情操。在实际操作中,不妨多作尝试,相信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黄德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