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
  • 发布时间:2014-09-09 12:29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08-0049-02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为基础。科学课程也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兴趣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源泉。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将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进而激活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科学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浮力”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先放入一杯水中,鸡蛋沉到了杯底,然后把这个鸡蛋放入一杯浓盐水中,结果鸡蛋漂浮到液面上。同样一个鸡蛋为什么在水中下沉而在盐水中漂浮呢?于是学生的头脑中充满了疑问和探究的欲望,急于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们开始了对浮力的进一步探究。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科学课应基于问题开展教学,以问题作为课程的载体,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优化学生的心境,使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质问自己和同伴,甚至是质问老师,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首先,我们要积极创设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氛围,真诚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所表露的情感与想法,理解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少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组织教学,造成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心理。其次是努力创设愉悦、民主、和谐、幽默的情感氛围,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缩短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诱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进入最佳的情绪状态。

  三、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与旧知既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例如在教学《小水轮》一课,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特别爱“玩”,于是我在刚上课时,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玩小水轮,老师和大家一起玩。我们要相互合作,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在玩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个个兴高采烈地“玩”起来。他们个个积极动手,人人动脑思考,做-做,议一议,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大约20分钟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实验的结果,有的说:“我发现小水轮在水流作用下会转动。”有的说:“我发现水流越大,小水轮转动越快”。还有的说:“我发现杯子提得越高,小水轮转动越快”。……这样把学与玩结合起来,不仅轻松地获取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而且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文/代有权(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中心校致富小学 1370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