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创新意识培养的三个基点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历史课堂,创新意识,三个基点
  • 发布时间:2014-09-09 13:49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08-0082-02

  当下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模式与手段层出不穷。但笔者认为学生创新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意识源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源于情景生成,情景设置应当忠于课程标准。所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创新意识,还需要从问题、情景、课程这三个基本点去把握。

  一、创新始于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历史创新教育的前题和关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然而,现状并非如此,教师过于关注了既定任务有无完成,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1.问题,哪里去了

  历史学科由于自身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往往是问答式的“去问题化教学”。学生没有问题走进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学生没有问题后走出课堂。剩下的就是记住该记住的历史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一个储存历史知识的仓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包办,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最终也就无法解决问题。所以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问题意识,与生俱来的本能

  有人说:“问题意识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不需要培养。”如果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那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其实,孩子最初总是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的。可是这样那样的好奇被去问题化的教学打压,孩子的本能被压抑。历史总是有很多未知的谜团,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帮助他们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矛盾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要做到不以知识点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学生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二、问题源于情景

  1.氛围

  学生的问题从何而来?最多的还是已有经验与历史文本的冲突。实践证明,真正有意义的情景应当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心智特点,创设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主体能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主动完成学习活动,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历史课堂氛围的营造上,不管是故事引入,还是角色扮演;不论是文学典故,还是音乐渲染,一个终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氛围就是一种感觉情绪,一种激发学习动机的状态。只有在利于学习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才会源源不断产生各类疑惑和问题。

  2.寻找学生的生长点

  实验表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揭示,确实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情景的设置中,寻找学生的生长点就相当重要。

  图片展示、史料引入是我们最常见的情景设置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图片的展示和材料的引入,引导学生的思考,最终通过图片和史料去印证历史事实。事实上,我们的教学若以此为落足点的话,教学又无形中回到了知识本位上去了。

  寻找学生的生长点,体现的是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能割裂的,三维是一个整体。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是学习的手段,过程与方法是桥梁,能力形成是终极目的。寻找学生的生长点,前提就是制造学生史实与观点的冲突点。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史料等设置的情景,应当是导致学生观念和思维矛盾的冲突,实现从多个方面去审视看待问题。

  三、情景基于课程

  众所周知,情景的创设需要拓宽渠道,多渠道要求教师不要拘泥于单向思维,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创设问题情景。

  但是多渠道创设情景,既要不断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又要忠诚于历史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刻意创生学习情景的话,课堂教学将会低效甚至无效。

  当下,视频展示,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层出不穷。如果这些手段超越了课程本身的范畴,教学就会沦于形式。例如初中阶段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很多教师习惯于采用角色扮演,创设采访的情景,学生扮演秦始皇和记者,在采访中说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实际上学生都能从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于是角色扮演成为了朗读课文。显然这样的情景创设是毫无意义的,谈不上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更有甚者,创设情景扯到天南海北,离题万里。

  情景创设忠诚于课程,简单说就是忠于课程标准,在挖掘拓展课程资源时,立足于忠诚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锤炼历史思维,生成历史探究方法和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意识。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要杜绝任何形式化的课堂,应以问题为知识的纽带、以情景为渠道、以课程标准为价值取向来组织实施,全方位呵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王川(四川省宜宾市李庄中学 6440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