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语文的工具性教育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工具性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09 13:51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68-8367(2014)08-0080-0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注入了创新教育、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注重积累、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等先进理念,特别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强调了语文教学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这肯定有助于纠正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由此引发的思想解放,必将使语文教学改革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但是,工具属性毕竟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纠正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目的是解决语文教学过分狭隘机械的问题,而不是彻底否定语文工具性的客观存在。否则,语文教改就会走到另一条偏狭的道路上去,其后果不难预见。
其实,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笔者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这些话无疑都很正确,但都不是语文工具性丰富内涵的全面表述。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机械,与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过分狭隘大有关系。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一、语文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工具
语文是工具,学语文是为了掌握这个工具,这话表面看来毫无问题,但对小学生而言却未必合理,至少是不完全符合实际。学前儿童学语文主要是生活习得,他们往往很少注意语言本身,吸引他们兴趣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他们是为了语言的内容才运用语言并学习语言运用的。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语文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对语言的形式注意得越来越多,但本质上并未改变,吸引他们兴趣的主要还是听说读写的内容。当语言文字成为理解、表达的障碍时,语言的形式才变得重要起来。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课上学生仍然是在获得语言内容、满足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在表达思想感受、满足表达需要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掌握语文工具这个目的在学生意识中并不多么突出分明。学生从一个无知无能的自然人成长为成熟的社会成员,需要不断地求知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这一过程每时每刻都需要借助语文工具。但是,求知发展需要学会运用语文工具,与学语文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个工具,两句话毕竟大有区别。学习用拐杖是为了更好地走路,而不能仅仅是为了学会用拐杖,道理不难理解。总之,无论是学前还是小学阶段,语文从来都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工具,是儿童通过求知、交往、游戏等活动逐步完善自我、实现社会成熟的工具。这一过程中儿童关注更多的往往不是语言形式本身,而是语言传递的内容信息。这种情况虽然正好与教师教语文的主观愿望相径庭,但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无视这一事实,把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小学生学语文的目的,不过是我们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
二、语文是学生能动地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工具
学语文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生生活的需要。小学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们生活的内容与成人不同,但作为生活的主体,他们也常常用他们特有的目光研究周围的一切,常常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能动地调整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甚至还有意识地用他们的语言行为去影响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语文正是他们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主要工具。他们不仅在运用语文生活,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与生活结合得是那么紧密,以至于很难分清哪是目的哪是工具。但是难分清并不等于没必要分清,语文是小学生生活的工具,学生是为了生活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这一点教师必须清楚。人为地把学语文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就会迷失,语文教学就会失去自己的根。真要从“根”上说,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仅仅是学习掌握语文工具,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几个字词、几种读写方法,而是指导学生学会更好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我们呼唤“学生主体的觉醒”,不仅不能把学生看作语文训练的对象,而且还不能只把学生看作语言文字训练的主体,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生活的主体,成为自主地学习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能动地生活的主体。无数事实也一再证明,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只有当学生真正联想起自己的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会真正激发起来,语文教学的意义也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三、远离学生的成长发展、生活需要讨论语文工具性教育,是造成语文教学动机缺失、内容空洞、方法机械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我们在语文工具性认识上视野过于狭窄。在加强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只看到语文工具操作性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语文工具的目的性教育,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严重迷失,语文教学鲜活生动的内容被抽空,语文教学的方法也越来越机械。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语言文字形式的机械训练。教师几乎完全忘记了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学生不清楚为什么学语文,动机兴趣又由何而来?目的的迷失必然导致内容的偏狭,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在“语言文字训练”的狭小圈子内探索教改之路,方法也就变得越来越琐碎机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才不得不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其实,思想性也好,人文性也好,知识性也好,无非是强调语言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的联系不能割裂,语文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目的不能分离。只要真正处理好操作性教育与目的性教育的关系,在语文工具性教育的过程中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真正指导学生学会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知识教育还会成为问题吗?一是工具性二是思想性文道同一,说来说去总是两张皮,旧的思维模式终究难逃要么极“左”要么极右的历史轮回。“怎样科学高效地进行语文训练”的问题。要坚决纠正机械的语文训练观和狭隘的学法指导观,把听说读写训练、学法指导与指导学生求知发展结合起来,与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提高学生的生活素质结合起来。要坚决纠正狭隘的课文“例子”观。课文是“例子”,但不只是学习读写方法的“例子”,它还是学生追求真知、发展完善自我的“例子”,是学生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例子”。课文是“例子”,但不是数学中的“例题”,不能把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因素、语言材料、语言规律随手抛掉,而是要把它作为“营养”积淀起来,在以后的读写乃至人生中发挥作用。不要只盯住语文“独当其任的任”不放,仅仅在“语言文字”层面上做文章,还要指导学生深入作者的生活和思想,从作者的生活、思想历程中获得教益。好的课文应当是求知发展、生活的典范,但再好的课文也会有缺憾。要指导学生大胆地发现课文以及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身上的不完美处,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要把学生“训练”成他人思想、文字的奴才。阅读积累不能仅仅记诵他人的思想和文字,还要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引发提炼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作文训练不能只是模仿、重复他人的思想、语言,要指导学生为自己真实的生活需要而作,表达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和独到的思想见解,不能把学生“训练”成没有独立人格的虚伪的“御用文人”。总之,有所为而读,有所为而作,语文教学应当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的乐园,成为学生生活训练的基地。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应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文工具,还应学会自主高效地成长发展,学会积极健康地生活,成为创造美好的未来世界的主人。
文/李芸芝(安徽省泗县第四小学 2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