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有课程资源丰富语文教学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农村,多媒体,叶澜
  • 发布时间:2015-03-23 08:18

  【摘要】当今教育局势,有些城镇教学资源充足,有些农村地方教学资源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方的教育落后于城镇,不少教育者都觉得在农村教学吃力、辛苦、效果不好。其实,只要用心利用现有资源,同样可以丰富语文教学。丰富语文教学,不需要资源的多,而是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

  【关键词】现有资源 语文教学 学生资源 教师资源 乡土资源 多媒体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2-0009-02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素材,或能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等因素的总称。[1]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农村很多地方都只有桌子、椅子、黑板、粉笔,多媒体全校只有一台甚至没有,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来丰富语文教学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好学生资源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课堂学习是每个儿童的权利。”我认为,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儿童的声音。事实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几十个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学习的内在潜力,包括学生所联系着的家长群、社区等都是生生不息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其他课堂资源(如电视、录像、网络等)最终必须同学生这一资源相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学生资源。做到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在兴趣下学习,这样也是丰富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拿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来说,学生的兴趣不浓厚,认知能力也较差,所以我会选择一些活动来进行教学。如第一单元写一次有趣的玩儿,我先带学生去操场玩丢手绢的活动,先交代游戏规则,然后按规则玩一次,这样就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玩时,就布置说、写的任务----游戏的顺序、在玩活动中观察任务的动作神态、在玩后心情是怎样的用学过的词表示(高兴,兴高采烈等)。最后再玩一次让学生回去写好作文。这样所以说课程资源中学生就是个好的资源。

  二、利用好教师资源

  身为教师的我们同样就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是组织者、领导者、指引者,这就是说我们其实本身就是个资源。那我们又该怎么利用好自己呢。我认为可以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根究学生特点编排教学内容,比如学生记忆较差,又没自信,同一单元就该让背诵的课文先讲,并且不要吝啬自己的鼓舞及表扬声。第二,根究现有资源调整教学模式,比如在实践性强的课文,我们可以只用桌子,椅子,黑板,粉笔,然后在摆放桌子时可以以小组形式,方便他们进行讨论,操作,表演,就像山东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一样,用自己有的资源取别人教学模式的优点,让课堂更加有趣、丰富。第三,根究教学的内容素材,合理运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乡土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当直观性强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叶澜教授“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2]的呼号提出后,无数教师为之动容。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都突出了“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课堂教学本身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每个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教师唯一的任务是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而要达到这样,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利用好自己这种资源。

  三、利用好乡土资源

  农村一般都景色优美,环境优美,能自给自足的供求。发挥农村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拿界址镇来说,这是个环境优美,山水围绕的地方。上语文课时,我们可以根究教材需要,走出课堂进行教学。因为乡土资源蕴涵着无限的教育价值,教室不是唯一学习的地方,知识也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就拿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我们可以走出教室,去观察下生活在山水围绕的山村里,感受它的美,再让他们说下美丽山村消失后的心情,为什么会消失,结合书本从你见到的人们行为中找答案,并说说你有什么想对人类说的。所以利用好乡土资源同样能丰富语文教学。

  四、利用好多媒体资源

  哪怕只有一台多媒体,也要合理应用。不是多媒体用越多就越好,我们应该让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相结合。根究教材,学生特点来决定使用多媒体。直观性多、对比性内容多的课文可以使用多媒体,比如《庐山的云雾》,我们可以用图片、视频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惊叹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感悟它的变幻无常及神奇。能真正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就能真正的丰富语文教学。

  总而言之,资源的丰富能丰富语文教学,但现有的资源利用好也能丰富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著,《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教育展望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叶澜著,《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丽华(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中心学校 53713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