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应力求把握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出发,教会学生质疑,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激发其探究的兴趣,提高的学生语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进行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教学实践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2-0058-03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它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的分类,它相对于接受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同时,语文学科是探究式学习最便于开展的学科,语文探究式学习能够真正促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落实。那么,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式的学习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在探究中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上课听讲,倾听教师,这当然无可厚非。在现在的新课改中,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只有倾听学生,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例如,我在讲解六年级下册的课文《爷爷的芦笛》时,要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爷爷做芦笛、吹芦笛中发掘深深的爱,陶冶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感。首先让学生熟悉课文,了解写作背景,分析最感人的一个情节,然后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我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从中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我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

  实际上,我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定。我及时把握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拓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探究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我在及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包括事先的准备活动、合作过程中的指导活动以及对合作交流的评价与调节等之外,还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的交流。如我讲授《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学生速读课文,按照文章情节发展顺序,说出文章的主要情节后,我又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找出本文的那一点最能打动他们?为什么?几分钟交流后,有的小组认为海洋的肆虐所显现出的恐怖、破坏最能打动他们。因为印度尼西亚大海啸,在瞬间海水就冲破堤岸,使房倒屋塌,城市被毁。它所表现出来的破坏力是惊人的,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有的小组认为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最能打动他们。因为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有的小组认为最能打动人的是净化海水,利用净化的海水浇灌沙漠,到那时,就能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并可利用富余的土地建造大量的公园,供人们游玩休闲;有的小组认为在海底建城市最感人,如果能在海底建造供人类居住的城市,任何海洋生物同住,那该是多么美妙的清净啊。在这部分学习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交流中弥补未知,在探究中达到共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容易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使得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实效,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以达到理想的探究目的。

  三、在探究式学习中提供足够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条件。从时间方面说,学生们需要有时间去测验自己的新想法,需要留出思考的时间,更需要有时间来开展相互讨论,所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只是肤浅的,不够深入彻底。相反,充足的时间可以使探究更深入,更彻底。例如,在《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中,我留时间让学生在这篇作品中提炼出四个特征鲜明的画面:抗日将军、日本小姑娘、将军同小姑娘玩儿、将小姑娘送还日军,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课文所要表现的聂将军那种超越民族、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对生命、对人类的大“爱”。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能体会到的具体的“爱”,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朋友之爱”,从而体会到聂将军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从空间方面说,进一步开放学语文的空间,让学生干自己想干的事,在拓展了的学习语文的空间里,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探究的意识、探究习惯、探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还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在学习中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例如,我在《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二个问题:1.萧伯纳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小姑娘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孩童,怎么就成了大作家的老师呢?2.中国流传有“一字之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与开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这样学生急于弄清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就有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五、运用其他学习方式与其相互促进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且不一定每节课都必须用到,有些内容用探究式学习较好,有些内容不适合探究。例如,一些简单的字词解释等。那种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从而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各种学习方式都有优缺点,探究式学习注重知识产生过程,有利于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些知识类型的教学中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高效,无论在现在和将来都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有效接受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并不是相互排斥,而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得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陈丽(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白塔小学 6783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