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有效手段,具有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评价反馈的功能,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提问始终把握不好“度”,还存在着许多盲点,缺乏提问的有效性,很多是无效的提问。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有效性 灵活性 启发性 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2-0046-02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中的通病。
1.提问的“随意性较强”。课堂中过多的是一问一答,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学生可以不加思考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是部分学生还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就不加思索地随声附和,此时的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老师主宰着“标准答案”。有时候,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心语”,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问的内涵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它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当问题提出时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如果反应和表现是积极主动的,那提问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低效或无效的。
三、有效提问的一般策略
1.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题不能随意而问,要经过精心设计。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宁可不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就能找到答案,问题的形式要让学生感兴趣,更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就少年闰土月夜看瓜的一个细节,教师故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少年闰土聪明机灵,可为什么没有刺到猹?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兴趣,便从多角度思维,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的提问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稍加推理就能找到答案,同时也激活了学生主动思维,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教师要学会“追问”,使问题具有层次性
一节语文课的重难点的突破、重点字、词、句、段的理解,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层层追问。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教《飞夺泸定桥》一课,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的同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连续性问题:(1)当你看过画面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透过画面你想到了什么?(3)战士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如果是你能做到吗?这样一步步的追问,不但使学生看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而且透过画面又能体会到英雄们那种不怕牺牲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要巧妙地运用“反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适当运用反问,是可以提高提问效果的。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困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4.灵活运用“直接问”和“曲线问”,引发学生的敏锐思维。
所谓直接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例如,学习《趵突泉》:“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曲线提问就是从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从而解决问题。提问的方式灵活,能开拓思维。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想象的丰富性。例如,学习《趵突泉》的“不知疲倦”:“你整晚不睡觉会感觉怎样?”,“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理解“人”,再理解“泉”,由易到难,容易理解。
5.提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本堂课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趣味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一定要有的放矢,要“有疑而问”,避免提问的随意性,不要用提问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必须注重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高效。
覃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乡吉斗小学 537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