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公有制;优越性;生产力;主体;控制力;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2-0036-0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仅是为了压取政权,更重要的是要造福于广大人民,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人民要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社会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要坚持公有资产在关键的涉及国民经济命脉、战略性全局和发展方方向的生产资料上占优势,并且不断提高进步发展壮大。这样,公有制经济才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所以,国有经济应主要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中。因为这些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关于国有经济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帮助政府调控经济,二是保证社会公平的经济基础。前一个作用普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后一个作用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所独有的。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发挥其主导作用,理应包括保障,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平的内容和标准,需要发挥好国有经济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职能。基于国有经济负有为保障社会公平提供经济基础的社会责任,国家要保障在公益服务,基础设施,重要产业的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其在稳定和增加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发实保障、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平的需要。
发展公有制有利于防止两级分化,消除两级分化,归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也越来越严重。这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差距过大、贫富悬殊过大,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时,我们不仅要从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领域着手,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公共福利等手段,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所有制结构,从财产制度上直面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遏制收入差距扩大,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公道制为主体还应发挥好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革除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我国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发挥好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制,在宏观调控中心运用计划手段,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所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增强国家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战略性和测性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健康成长”。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能使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回想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抗击地震、洪涝、矿难等灾害中,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等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在应对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政府不仅及时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实施了有效的救援,而且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三年的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就基本上完成了。又比如:在前几年应对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拿出了四万个亿人民币,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既成功地化解了次贷危机对我们经济的负面影响,又为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后劲。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万光彪(四川省名山县车岭镇初级中学 62510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