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的作用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对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总结和创新,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关键字】小组合作 最高水平 共同提高 面向全体 提高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4-0013-02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上课,对学生来说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评价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合作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别的学生成功起来更加困难,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生被看做老师跟前“红人”。因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就容易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话,学习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活动,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例如:以前教学计算课时,老师觉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采用接龙比赛的方式,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计算,比赛中算得最快和正确率最高的一组获胜。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为了比赛获胜,连课后都自觉地练起口算来。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要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一个人的成绩可以给整个小组带来荣誉,一个人的错误也可以让整个小组丢分。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全组成员彼此“荣辱与共”,自己的每一点努力都能得到认可。激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二、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首先,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争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每个教师都知道,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做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再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下,学生合作做实验,讨论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刚开始说得不完整,再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石头占据空间的结论。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到了所有物体都占有空间,在这基础上理解体积的概念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便易如反掌。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由于他们是一对一地相处,学生就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学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平行四边形和剪刀等工具,一个小组的学生他们一起比画着、讨论着。大约过了几分钟,有的学生叫起来:“我知道了,只要左边这块移到右边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可以计算的。”其他同学有的马上就明白了,坐在他身旁的学生疑惑地问:“什么意思?我还不太明白怎么做?”这个同学解释道:“要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不会,但我们会算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把左边的这一块移到右边,不就变成我们会算的长方形了吗?”多精彩的解释!一番话让不理解的同学豁然开朗,兴奋地说:“哦!我知道了!”也动手剪了起来!我想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苦口婆心辅导一个后进生,他就是不开窍,可让另一学生点拨两句,他很快就懂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比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因此,我们在编组时应当按学生的不同情况,如:成绩、智力、性别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学之间互教,对学者和教者都有好处。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合作学习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给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很多学生都举手了,他们都想参与。但能回答问题或表现自己的学生就一个或几个。小组合作学习给那些希望表现自己的孩子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更能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先让他们在较小的范围内合作学习,这对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桌两人,一人说一人听,两人都在学习;一个问一个答,两人都在思考;两人一起玩数学游戏,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其乐无穷。所以合作学习,真正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另外,例如在课堂上,当遇到重、难点时,不用老师说讨论,学生很自觉地分小组讨论;在课后,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会和组内的成员讨论。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培养,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合作学习,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也有不足之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在交流中,有的学生在小组内各自为政,有的学生自己埋头钻研,有的学生乘机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要求学生应明确做法程序和注意事项。

  总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我们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创新,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05

  [2]《小学数学名师的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数学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

  屈韫丽(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实验小学7160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