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品德课堂高效的教学方法”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材,认知规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2 09:35
【摘要】针对当前新课标、新教材《品德》的实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课前,课堂,课后,三批课”和“用嘴说出来,用手写出来,用眼读出来,用脚走出来”两种教学方法,高效的教学方法集科学性,有效性为一体,在反思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地。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4-002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必然要求对小学《品德》的教学要有新的改进,无论是在教法,还是在学法上,都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新教材主要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学生自己学。基于教学大纲的这一新的理念和要求,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出如下的经验,并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现在教材的编写对教学的要求不只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走路。教材是桥梁,是学生成长的原料,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真正地用好教材,尤其是要用活教材,惟有学生真正爱上教材,吃透教材,真正地领会教材的真谛,把握教材的实质性的问题,教材为我所用,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打造小学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课前,课堂,课后,三批课”
课前“首批学生,然后批教材,最后批自己”。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实际,多多结合学情,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成长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去寻找相关资料,收集符合学生实际的资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批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吃透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批自己的目的是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授课风格,将教师自己完整地融入课堂的教学氛围中去。
课堂中优化设计重在效率,教学必然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是让教学达到高效率的一个主要环节,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教师将教材读通了,真正消化了,体会到了教材的真谛,才能好好运用手中的资料,设计高效品德的教学流程,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对教材的讲解,我们要充分考虑教法,学生的学法,组织好教学流程。学生所要理解的关键地方,资料的巧妙运用,问题的设计,教材的补充,内容的深化,这都是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就为高效的课堂准备了条件,同样也为学生上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上课的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在高效的前提下进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效的课堂服务的,课堂是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教学的中心工程: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师生互动,只有师生互动,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互动,在于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采用自设置情景,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论坛,谈体会,谈心得,收集资料,自主演讲,开展活动,辩论会,旅游观光。同样,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让孩子们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自设情景。情绪的调整方式。教师在指导这一过程要注意加紧契机,在适当的时候,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经过长期这样的互动,潜移默化,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品德》的内容就要求学生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遭遇挫折,要学会挑战困难;学法用法,保护自我”。离开这一原则和要求,其教学是不成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要让孩子学会挑战困难,培养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让自己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健康优秀的小学生,为自己未来建设祖国,做出贡献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让学生收集资料,阅读相关的部分,参加实践,激发学生对《品德》的兴趣。教学核心的环节关键是课堂上要精备巧备教材,吃透教材,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最为重要的阵地。课后既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样也是新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学会实践课堂,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将“课前课堂课后”巧妙的融为一体,自然天成。
二“用嘴说出来,用手写出来,用眼读出来,用脚走出来”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解决自身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会真正地挑战困难,战胜挫折。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我们高度的概括,是为了更为深刻地理解教材,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让学生采用“用嘴说出来,用手写出来,用眼读出来,用脚走出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紧紧扣住一个话题,围绕一个中心来讲解,在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发挥中自由成长。现在教材的特征就是侧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都是发生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学习和成长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注意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熏陶。
“聊天教学法”采用“用嘴说出来”的方式进行教学,聊天的时候,采用“双聊”的形式进行,教师与学生聊天的方式来进行。采用说写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来,写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多聊聊”,聊自信的话题,学会关心别人,爱护自己。“多走走”,看看外面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旅游观光,开阔自己的眼界。“多看看”,阅读自信自立自强的故事,做生活的强者,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多写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志向。让学习的内容源于生活,源于教材,让教材来源于生活,源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以上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必须明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思考出真知,《品德》教学中自始至终要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师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教师和学生真正的提高,反思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还是在学生的“学”学习过程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对教师而言,是优化自己的教学。因此教师的反思可以从写教学实录入手,可以写教学叙事,可以写教学片段,可以写教学后记,反思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找准自己的差距。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学习习惯。“教师反思,学生反思,双反互动型”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情形下改进优化我们的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品德课程标准》及解读
张爱欣(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镇岛耳河小学266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