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5)04-0076-02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讲评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许很多同行都有此困惑:我们老师呕心沥血的批改,真可谓煞费苦心,可是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想谈谈几点想法:

  一、批改目的要明确,要有侧重点

  我们老师批改作文,到底修改什么呢?

  (一)内容方面

  1.思想要正确,中心要突出

  这样修改,起码可以保证学生的作文不跑题。

  2.感情要真实,要能打动读者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想,文章之所以能感染读者,首先它应该是真实的。

  3.选材要合理,主题要明确

  文章好不好,选材最重要。只有最典型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突出中心。

  (二)结构方面

  1.段落安排要合理

  2.详略要得当

  3.开头结尾要精练

  (三)语言文字方面

  1.字

  书写要工整,不写错字、别字。

  2.词语

  用词要准确、生动、丰富。

  3.标点

  很多老师会忽略这小小的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标点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又能增强学生写作文采。

  4.句子

  语句要通顺。看有没有病句,有没有嗦的句子,有没有经过反复推敲的语句(并及时鼓励)。

  二、作文批改方法

  (一)多鼓励,少批评

  作文教学在批改这个环节上,评语要尽可能多鼓励,即对闪光点给予热情洋溢的赞美;评分尽可能给较高的分数,这种积极鼓励对学生作文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鼓励,往往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批改的时候,稍不留意,认真要求会变成过分苛责,不经意中会按教师的观念、水平去拔高学生。这样做,动机可能是好的,是爱之切而责之严,是恨铁不成钢,但这样做的效果却是消极的。千万不要让学生失去“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尽可能的多挖掘优点(闪光点),哪怕微不足道的进步,哪怕“鸡蛋里挑骨头”,也要“吹尽狂沙始到金”,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批改要有侧重点

  刚才谈到作文批改的诸多方法,要逐一在一次作文中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有时候,越是那样看起来很认真负责地详批细改,往往是批不详,改不透,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正所谓“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各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师作文批改一定要有侧重点,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

  (三)分类批改

  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写作水平自然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批改时,万不可“一刀切”“齐步走”。

  1.对于优秀的作文,教师做评价欣赏之后,还应指出其缺点与不足,要精益求精,力争使他们出类拔萃。

  2.对写作有困难学生的作文,就得放低门槛(但不是放任自流),只要少有错别字,语句能通顺,就适当表扬;也可以在讲评作文时,把写得好的文章让他们仿写,甚至可以直接引用作文指导的句子。

  3.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面批,面改。这是目前我感觉最有效的批改方式。当着学生的面,指出优点与不足,让学生再读,与前文作比较,并尝试取长补短,触类旁通。

  (四)多做眉批、旁批,少写总批

  学生往往读不懂老师那一长串看似深奥的总批,那我们就应该适时多写一点旁批,这样能有针对性的表扬与批评,效果会好一些。

  (五)及时批改,有效反馈

  学生一篇作文交上去,常常要等一两周才发下来,而当他们拿到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后,也就是草草了事,扔进课桌,令人心寒。正是因为我们老师的批改不及时,才导致学生对批语评价不重视,无所谓。这样子下去,批改和不批不改有什么两样!因此,及时批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批改作文

  让学生修改作文,不是说老师就不管了。让学生先默读一遍自己的文章,“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看选材立意是否正确。然后,第二遍朗读,自己听着,再找个读者,看用词准确不?句子通顺不?说说哪些地方需要删,哪些地方需要添?正所谓“旁观者清”,而且旁观的读者也是能受益的。最后,学生之间互批互改,取长补短,还可以像老师一样给同学作文写批语。这样不仅能减轻老师的修改负担,还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评价能力。(注意:在学生互批互改方面,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揪问题,找毛病,更多的要求学生自己发掘亮点,寻找“闪光点”,当然,老师也必须适当指导。)

  四、学生修改誊抄

  批改,顾名思义就是(老师)批与(学生)改。既然老师批了,学生就需要重新修改和誊抄一遍。

  这就是我在作文指导与批改方面的一些思考,如有不妥,望批评指出。

  李振英(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7160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