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2008年,那一年的全球汽车业充斥着各种坏消息,而我,幸运地刚刚迈入车媒的门槛。

  美国两大汽车百年老店——通用和克莱斯勒相继轰然倒塌,老汽车城底特律,昨日它还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夜夜笙歌的神秘巨宅,但转眼就成了陷入绝望的废墟之地,全世界几十亿人为此唏嘘不已;欧洲和日本汽车企业也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那是一场蔓延全球的“流感”,金融危机,让汽车业因看不清未来的方向而满目惶恐。

  作为那时新入行的小记者,我固然还没有养成一嗅到坏消息就亢奋的职业素养,一位前辈记者甚至“提点”我,在领导面前要学会举轻若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装忙”。不过这一切没有阻挡我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坏消息意味着好新闻”,2008年刚刚上路的“菜鸟”,在一片狼藉的车市中,渐渐领悟这句话的涵义。

  前几天,我与自己买车的4S店公关经理聊天,她沮丧地告诉我,店里车不好卖,她快要失业了。销售渠道的艰难可见一斑。

  如果说今年以前,卖不好车只是少数汽车品牌4S店传来的一声叹息,那么进入2015年之后,整个车市几乎让人看不到任何好的迹象。

  随着上海大众在今年4月带头以降价方式寻找出路,成为推倒汽车价格多米诺的第一块骨牌,让利求量成了众多合资车企无法抗拒的解药。而风光数年的大众汽车的天空出现了一道清晰可见的裂痕,前面是回不去的过往,后面是看不清的远方。

  当然,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下滑并非孤案。在刚刚过去的5月,整个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微增3.%,环比继续下滑2.3%,多家车企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跌幅。而另一个坏消息来自外媒的报道,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能将达5千万辆,比实际销量高出一倍,今年产能利用率可能只有50%。中国车市增长能力的长期被高估,与内外部复杂因素参杂影响下车市理性回调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西方有句谚语,每片乌云总有一道银边。那么在整个车市乌云遮日之时,中国品牌失意于轿车领域,却意外地在SUV市场连续几个月大获全胜,暂时抛开过度依靠单一车型这一隐忧,那么这可以算得上是乌云四周最令人欣慰的银边。不过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正越来越快,好消息坏消息的转换速度让人措手不及,谁知道接下来车市会如何?

  “今天,我们将创造历史,今天,我们就是历史。”2015年,当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我时不时地会莫名想起《一步之遥》中马走日高喊的这句台词,这或许就是亢奋的感觉。

  德国一位历史学家维特克曾说: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得见星光。《汽车公社》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处于一个动荡的车市环境,是作为一个媒体人的福气。我私下以为,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