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与轿车的火与冰

  可以肯定的是,当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洗牌,中国品牌必须重拾轿车之路,不能迷失在SUV的蜜糖里。

  中国品牌的艰难日子随着SUV大热变得轻松起来。2014年,中国品牌虽然经历了惊心动魄的12连降,但是中国品牌SUV一枝独秀劲增50.9%,进入2015年后,这种现象愈发明显。可以说,躺着也能赚钱的SUV让中国品牌一度避开了微增长的压力。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2月,中国品牌SUV销量由去年同期的9.82万辆攀升至19万辆,同比增长93.48%,首次超越合资品牌的14.45万辆;3月和4月排名前十的SUV车型中,十中有七八为中国品牌,长城依旧占据榜首,江淮S3竟将铁帽子亚军大众途观给踢了下去。据了解,SUV产品已占到中国品牌总销量的54%。

  可以说,中国品牌借着SUV的东风,在中国品牌轿车持续萎缩的情况下,依旧持续走高。但是现在有一个现实情况不得不正视,那就是中国品牌对SUV趋之若鹜,甚至达到了极度依赖的情况,但是在轿车层面,中国品牌军团的表现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如若有一天,SUV市场随着合资品牌的发力下压,也步轿车后尘,中国品牌的“立锥之地”将会在哪?

  轿车“拖了后腿”

  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了757.33万辆,同比增长4.1%,增速低于整个大盘。SUV细分市场增幅达到50%以上,但在轿车市场,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277.44万辆,下滑幅度达到17.4%,轿车市场节节败退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品牌阵营整体下滑的主要因素。

  中国品牌对于SUV已经到了欲罢不能的阶段,但是轿车市场却一直没有什么畅销车型,中国品牌一直都是瘸腿走路。2014年轿车前十排行里,竟没有一款中国品牌入围,而入围的前十款合资品牌车型销量总和高达303万辆,占据轿车市场的24.51%,比整个中国品牌轿车总和还高出近30万辆,这让中国品牌军团们情何以堪。

  实际上,2014年大多数中国品牌轿车销量都在下滑。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前十车企中,多数出现下滑趋势,且多数跌幅超20%以上。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用“令人失望”一词来形容中国品牌轿车的市场表现。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以SUV主打天下的长城汽车已经公开表示聚焦SUV发展,放弃轿车板块业务,所以在2014年长城轿车销量仅为8.87万辆,降幅达到55.8%。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长城任性地“舍卒保车”,对轿车越来越忽略也是最值得担忧的问题。长城汽车暂停轿车业务的两年时间,轿车品牌的积累也将被放弃,未来重启轿车业务时,还得从头做起。到那时,轿车市场到底再起多大的波澜,不得而知。

  在轿车领域,奇瑞可谓是“屡败屡战”,从东方之子到A3,奇瑞在轿车市场的布局一直未能在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反馈,转型之作艾瑞泽7自上市以来销量一直徘徊在2000辆左右,并未能给奇瑞在轿车领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瑞虎3、瑞虎5在SUV市场的风生水起,名列前茅的销量使得奇瑞汽车自2011年以来销量首次得到逆转,但在轿车领域22.14万辆的销量,降幅高达33.6%,拖累了奇瑞汽车市场份额的继续走高。

  此外,吉利和比亚迪在2014年轿车领域分别交出36.45万辆和32.3万辆的成绩,降幅达到24.9%和21.1%。虽然吉利帝豪EC7的销量仍然保持在万辆以上,但在2014年累计降幅曾达到30%左右,不得不承认的是,EC7的竞争力和前两年相比有明显的下降。要知道排行前十的轿车榜里,前九名的月销量都在2万辆以上。

  在中国品牌集团军里,主要成员只有长安一家轿车板块表现相对亮眼,2014年轿车销量达到39.79万辆,增幅30.9%,在中国品牌兄弟里位列第一。作为长安旗下销量最好的车型,逸动在2014年共录得15.48万辆,月均1.2万辆以上。除此之外,海马、东风风神和广汽等少数品牌也在新车的带动上实现了些许增长。

  失衡的战略布局

  根据统计,轿车销量在乘用车市场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然而中国品牌的轿车板块在市场上并未站稳脚跟,轿车和SUV的战略侧重,以及产品线布局已经近乎失衡。虽然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明白失衡的布局会导致长远发展的不利局面,但是谁也不想在SUV热潮中掉队。

  此前,江淮汽车副总经理严刚宣布,2015年江淮乘用车销量目标为30万辆,比起2014年的19.57万辆,激增了53.29%。在2015年各大合资品牌销售目标定的相对有些保守的时候,江淮的这一目标显得有些心气过高。严刚的底气来自于哪里?一方面是今年前4个月江淮的SUV市场销售量达到77753辆,同比增长高达458.01%;另一方面在新车投放上,江淮在SUV车型上不遗余力,除了一款小型SUV车型瑞风S2,新款瑞风S5也将会在年内上市。而在轿车市场上,处于下跌的江淮并未给出相应的规划,并且今年前4个月轿车销量却只有13155辆,同比大幅下降40.22%,SUV与轿车的销量比例为6:1。

  长城依旧以SUV为重心,今年前4个月SUV市场销量达到239347辆,同比增长高达56.79%;但是其轿车的销售量却只有23055辆,同比大幅下降49.66%,SUV与轿车的销售比例为10:1。

  比亚迪推出的“唐宋元”三款新车皆为SUV,广汽传祺和海马汽车又将陆续推出全新SUV车型,以巩固市场份额……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品牌军团们绝大多数依旧将重心放在了SUV市场。那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旦SUV市场有风吹草动,或者被合资品牌攻陷,那么以SUV为重心的中国品牌们将如何自处?

  在一则调查里,很多人对于中国品牌市场前景表示非常堪忧。堪忧的点在于,当合资品牌们回过味来,把重兵投放在SUV市场,蓝海变红海,中国品牌们还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吗?翻看全球的汽车品牌历史,真没有哪一家企业能靠着单品类产品能够长期存活的。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品牌只有坚持“两条腿走路”,将轿车和SUV双线并重,才有机会在以后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轿车业务愈发成为中国品牌无法回避的市场。根据相关分析得知,5万元以下产品容易拉低品牌价值,属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15万元以上又是中国品牌天花板,所以6万元~15万元的价格区间成为中国品牌轿车主要发力区间。但是别忘了,这也是合资品牌A级车的主战场,多款霸王车型盘踞其中。所以,中国品牌军团们想要在这一市场实现突破,也是实则不易。

  似乎,困境重重。在现阶段布局失衡的窘境里,中国品牌的下一个路口将通向何方,依旧是一个待解的命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洗牌,中国品牌必须重拾轿车之路,不能迷失在SUV的蜜糖里。

  文/周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