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销量“黑洞”背后的“无形之手”

  按照业内规律,5月是“车展”后遗症表现最为严重的月份,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看车赏车的冲动已经在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全部释放完毕,而主机厂的让利酬宾力度也从“车展模式”重回正常轨道,总结下来就是该买的都买好了,想卖的也都卖光了。

  在车市进入淡季的大背景下,各家车企开始精打细算着准备熬过这波将会持续到8月底的销售寒潮。根据乘联会提供的信息来看,5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48.5万辆,环比4月下降2%,没有出现回暖行情。由于车企生产计划刚性约束,5月份出现生产(156.8万辆)>国内批售(152.1万辆)>零售(148.5万辆)的局面,且都是环比下降。反映到终端就是不少车企销量极速下跌,即便是祭出“降价大法”也无法换回市场,一汽-大众在5月前三周甚至出现了暴跌45%的情况。

  其实,不只是一汽-大众出现了严重的销量下滑,如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和上海通用等在过去几年发展速度惊人的车企均出现了账面惊人的销量下滑。举例来说,一向不吝于在营销活动上破费重金的日产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已经缄默了近半年时间,且毫无复苏迹象,甚至连传统的试驾活动都鲜有耳闻。情况较为乐观的霸主——上海大众,也只是在艰难地维持原地踏步。

  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显示,同比2014年1至5月份的销售数字,2015年同期,国内主流车企的销量同样不够乐观。只有上海大众销量微增,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和东风日产均出现两位数销量下滑幅度。这五家车企在过去五年里,把持着中国车市的前五名位置,但五月,东风日产被长安福特超越,这家美国汽车公司在过去5个月内销量提升4%,前五个月累计销量达到459,982辆。

  正当德美韩哀鸿遍野之时,一向低调的日系出现反攻迹象,“两田”携手共同打响中国市场反击战的第一枪。这个5月,丰田实现销量91,900辆,同比增长13%,本田则实现销售80,298辆,同比增长32%。今年前5个月,丰田实现销售41.2万辆,同比增长4.4%,而本田销量则达38.75万辆,同比增长31%。“两田”交出的成绩单大大优于行业整体表现,也远好于其它大型跨国车企。

  另一个不容小觑的企业是沉寂多年的马自达,凭借主力车型昂克赛拉(2月份6500辆,3月份6204辆,4月份和5月份提升至7000辆)的热销,马自达5月份总计在中国市场销售了19,739辆汽车,对比2014年5月份的13,892辆零售销量,同比增幅达到42.1%。

  日系的强势上扬并不能改变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态势的总体走向,近期国内经济仍处持续下行压力中,原预计的5月股市走稳后资金回流车市,但因股市频频震荡,加之房地产救市回暖,消费者对车的需求因囊中羞涩而难以释放,首次购车和二次换购都因股市原因被无限期搁置,大部分消费者将本用于购车的钱款投入股市,希冀着“奥拓进去,奥迪出来”的神话。

  对于传统的市场低迷期6月来说,各家车企面临的压力陡增,在冲刺半年目标的路上,只能保持理性与克制,渴望创造出再一个销售神话的梦想基本宣告破灭,降价策略失败后,各家车企能做的是及时调整战略目标,推出新车型,并将希望播种在秋季。

  文/李文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