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逆袭启示录

  进入2015年之后,“随时都可能倒下去”的长安汽车却并没有任何倒下去的迹象,而是一飞冲天,成为中国品牌车企中最闪亮的一颗星。

  “大家都说长安状况比较好,但我们并不认为我们已经到了发展非常好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是如履薄冰,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2014年的某次采访中,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如是说。

  不过进入2015年之后,“随时都可能倒下去”的长安汽车却并没有任何倒下去的迹象,而是一飞冲天,成为中国品牌车企中最闪亮的一颗星。今年第一季度,长安集团实现汽车销量80.48万辆,同比增长19.16%,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1.68%,高于行业25.62个百分点,也高于长安集团总体增幅42.52个百分点,对销售增长贡献度达到70%以上。

  长安汽车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其超越长城汽车成为五大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名。当其他中国品牌车企只能以SUV红利来粉饰总体销量时,长安所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已经有业内人士预测,长安汽车将是最有潜力取代长城汽车成为中国自主新标杆的企业,至少从目前来看,长安汽车这几年逆袭的启示值得深思。

  双腿并行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车展上,长安汽车展台为了吸引全球汽车媒体的眼球,特意让撒贝宁现场主持《出彩中国人》为长安家族展台站台。作为国内首家销量破千万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商,长安汽车在2500平方米的展台内展示全系17辆量产车、9辆技术展车、1辆概念车、6款动力展品。

  不过,在实打实的新产品展示上,长安推出的可量产“新车”仅有CS75四驱版,另外则是RAETON CC概念车,而概念车的推出可以看做是长安打算“放长线钓大鱼”,在中高级车市场中有所准备,这样的布局不仅让长安在SUV市场中可以继续发挥其优势,还可以在轿车领域突破发展。

  “长安汽车的销量成功从局部看,也许是产品外形、配置或性价比具有竞争力。从全面看,是目标客户喜欢长安汽车的产品,这种喜欢包括产品迎合了潜在用户需求的关键点。”J.D.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长安汽车的销量成功从本质上说,得益于长安通过长期积累正向开发能力,在正确时间能推出与目标客户需求高度匹配的产品。

  长安在对于未来产品分布规划与老对手长城专攻SUV的发展规划稍显不同。对此,前长安汽车副总裁的何朝兵也向《汽车公社》记者坦言:“长安现在在轿车方面的布局,不管是产能或者是对新技术的投入、对市场的判断与SUV方面都是齐头并进的,长安根据产能的布局和基地布局非常精准的找到了在SUV和轿车的定位。”

  由长安汽车发布的4月销量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长安一共销售汽车103.2万辆,同比增长16%;其中中国品牌汽车60.63万辆,同比增长20%;乘用车39.73万辆,同比增长48%。CS35、逸动系列的强势增长成为长安汽车销量提升的关键,而CS75在今年前4个月也共售出5.61万辆,增幅明显。

  随着中国自主车企今年以来相继公布一季度财报后,部分自主品牌车企“增量不增收”的情况被暴露出来,SUV销量大户长城汽车在2014年选择聚焦SUV战略之后,利润下降了2%。而另一家过渡依赖SUV市场的江淮汽车,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1亿元,同比增长13.72%,净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39%。增产不增收,可以视为是对众多车企过渡消费SUV红利的警示。

  根据长安汽车一季度财报显示,长安净利增长了26.5%,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部门的盈利情况再次得到改善,一季度净利增幅达26.5%,自主实现盈亏平衡,即自主品牌盈利能力一季度再次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多家证券企业看好长安汽车的发展前景,并给出了“强烈推荐”评级。在SUV市场继续升温的同时,长安需要的,是抵制市场的诱惑,推进SUV与轿车联动的更健康产品战略。

  转型与危机

  在外界看来,对长安最早的印象其实是一家微车企业。2001年,长安汽车的微车销量达到了年产销100万辆,雄踞微车销量之冠。被国家定位成为微车生产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长安汽车发展的空间。

  2006年徐留平正式接管长安集团之后,旗下自主品牌也进入了正式的转型道路,并以长安奔奔为起点,产品策略从专一生产微车,转向以发展轿车为主。

  最初的长安,由于微车印象深入人心导致品牌弱势,长安轿车发展得并不顺畅。加之2009年中国微车市场井喷,而彼时已经分心转向轿车的长安失去了微车老大地位。2009年微车市场销量在2008年基础上翻了近一倍,五菱微车就是在那时乘势坐上老大位置并形成微车的强势地位。失之东隅的长安不得不破釜沉舟,在转型道路上坚定走下去。

  长安自主汽车的崛起始于2012年。其实仔细翻看长安的产品目录,目前支撑长安销量的三大支柱车型悉数出现于最近的三年内。2012年长安逸动的上市,长安步入了新车上市和销量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随后2013年长安首款SUV车型CS35上市,之后一年,定位紧凑型SUV的CS75上市。而这三款畅销车型,为长安贡献着接近60%以上的销量。

  不过一片利好的高速增长背后,长安也并非完美无缺。就在今年三月份,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2015年内第二度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从3月31日起,召回部分汽车,共计121,003辆,这也是长安汽车一年内的第9次召回记录。

  其中长安王牌车型CS35、CS75以及悦翔V7、逸动均榜上有名。据悉,召回的原因是由于供应商生产批次的原因,车辆的冷却液抗氧化能力不足,可能引起冷却性能下降,会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极端情况可能造成水温高,存在安全隐患。

  长安汽车爬升速度快,却同时以一年9次召回的记录引起行业的关注。有业内人士将长安汽车的频繁召回与其汽车销量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长安汽车盲目扩张所带来的质量监控体系等漏洞。

  虽然目前长安在轿车和SUV车型上较为均衡发展,但长安汽车仍要面对来势汹汹的其他自主品牌和不断下沉的合资品牌,2015年,长安汽车将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目标定为80万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目标有望提前达成。但在“轿车+SUV”平衡战略上,长安要走的路还很远。

  文/曹旻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