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SUV真的完败了吗?

  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是,一旦合资品牌决心在某一个细分市场真正发力,他们总是能够在这一市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

  国人对SUV车型的狂热追捧,助推自主品牌在SUV领域从去年到今年前几个月,找到了与合资对手平视甚至俾倪的优越感。相比自主SUV肆虐的铁蹄,合资SUV近期的表现则令人唏嘘。不过如果就此认定合资品牌在SUV的竞争中完败,就未免So young so simple了。

  左手轿车,右手SUV

  如果将视线放在整个汽车发展的历史当中,汽车主流细分市场始终是由进入中国的海外汽车巨头们主导和把持着,自主品牌只在那些合资公司不太重视的低端市场赢得一些稀薄的话语权。

  从大众以桑塔纳车型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开始,绝大多数车企选择了以轿车作为征战车市的第一件武器。尽管2014年全年轿车市场增速放缓,但这与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的糟糕表现脱不开干系,一线合资企业仍然仰赖轿车的优势牢牢把持领军位置。2014年乘用车中排在前几位的、月均接近3万辆的车型,除了哈弗H6,其他如福克斯、朗逸、桑塔纳、速腾等,无不是在市场上征战多年的常青树车型。

  而去年的销量冠军一汽-大众,尽管车型目录中始终缺乏一款SUV车型,但凭借捷达、宝来、速腾、迈腾等4款年销20万辆以上的轿车车型,依然一路登顶冠军宝座。

  实际上在2009年以前,SUV市场中基本是自主、日、韩三个系别车型的天下。欧系自2010年进入SUV市场,凭借途观、奥迪Q5出色的表现,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随后奔驰、宝马以及PSA等公司也推出新的车型,欧系的产品布局不断丰富,市场占比呈上升之势,已由2010年4.2%上升至2014年的18%。

  大众品牌的乘用车产品序列大部分以轿车为主,营业额和销量的贡献也大多源自于轿车产品。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大众与丰田、通用三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大众已经开始着手强化自身在SUV领域的短板。如果不计豪华车品牌,大众的SUV数量是最少的。丰田拥有7款SUV,而通用的非豪华品牌拥有14款SUV,从小型到大型一应俱全。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未来数年内,大众品牌旗下SUV型号数量将增至6款,达到目前的3倍。最近甚至也传出了大众准备与国内长城汽车合作进行廉价SUV车型开发的消息,如果传言成真,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下挂着VW车标的廉价SUV遍布街头的画面。

  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是,一旦合资品牌决心在某一个细分市场真正发力,他们总是能够在这一市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

  “以前合资品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SUV这块市场的重要性,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大型SUV上,现在由于市场增幅很大,吸引了很多合资品牌都纷纷推出小型SUV车型,这也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们自主品牌而言很有压力。”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说,“现在SUV市场虽然还没有轿车市场竞争那么白热化,但火药味儿也逐渐浓烈起来。”

  2014年无疑是小型SUV的主战场,由于合资品牌争相加码这一细分市场,不仅削弱了自主SUV以往在这一价格区间的优势压,甚至也蚕食了自主品牌本来就薄弱的中级轿车市场份额。

  昂科拉与翼搏两款合资小型SUV虽然未对自主中型SUV构成足够的威胁,但却率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紧接着现代IX25、东风标致2008、东本XRV等数款小型SUV又迅速将这一蓝海市场染红。

  福特汽车这几年在中国一口气投放了四款SUV车型,覆盖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四个细分市场,在强大的产品力助推下,福特成为近两年来在中国市场翻身最快的合资车企,没有之一。而这也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一旦合资品牌在某一细分市场发力,无法小觑。

  合资企业左手轿车,右手SUV,在各细分市场都投放了热销车型,才稳定住了今天的市场地位。但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下,过度沉溺SUV市场的高回报,潜在的危机可想而知。

  合资向下,自主向上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在建立品牌的规律上却恰好相反。

  当年大众在中国投产的第一款车型桑塔纳,也是以28万~3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和B级车的身份进入市场的。其后的日系车企,则依靠雅阁、凯美瑞、天籁等B级车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君临天下的美好回忆。正是由于匆匆那些年,合资车企对小排量低端车市场的不屑一顾,才给了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车企野蛮生长的机会。

  如果说2000年上海通用别克赛欧以10万元的定价,率先打开了轿车进入私人用户家庭的阀门,那么2009年的新赛欧将价格下探到6万元以下,则已经将合资品牌对以往由自主品牌踞守的低端市场的觊觎之心暴露无遗。而合资车企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形成了足以绞杀自主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今年换代的第三代赛欧,据通用内部人士透露上市70天销量就超过50000辆,在A0级小车市场一片惨淡之际,赛欧3找到了自己的“小确幸”。

  去年7月,东风日产宣布旗下的启辰R30上市,价格惊人地下探到了4万元以下。当自主品牌正在纠结于这个不太赚钱的低端车区间到底要不要坚守下去时,合资车企已经手提尖刀深入了自主车企最后的阵地。

  而自主的上攻之路却并不像合资的下探那么容易,这个犹如西西弗斯周而复始推石头上山的世界,前有受H8上市之困遭质疑的长城,后有起步高格调却一直叫好不叫座的观致,近期上市的吉利博瑞虽然有了不错的开局,但断定其已经突破坚硬的天花板,还为时过早。

  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自主品牌在高于22万元的高价车市场的销量为1.5万辆,11万~22万元的中价车市场的销量为15.1万辆,而在低于11万元的低价车市场的销量为259万辆。低价车市场是唯一由自主品牌领衔,同时也是唯一在去年出现销量同比下滑的细分市场,2014年低价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了3.5%。

  所以非理性暴涨的SUV市场,成为了自主品牌在颓废的2014年能够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自主SUV的发展延续了轿车市场的规律,依然主打性价比路线,价格的天花板始终高悬在自主品牌头顶上。

  IHS分析师指出,鉴于车企产品投放活动和未来油价下跌趋势,短期内SUV和CUV细分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长期角度看,(消费者)对于燃效法规的担心和油价攀升将对轻卡(包括SUV和跨界车)销量构成压力。

  股市有个通俗的规律,当邻居大妈都争相去抢购股票时,往往意味着那一轮行情即将见顶。国内SUV销量在乘用车中的份额已经从2007年的8.7%一路高歌猛进至目前的26%,这已经超过了成熟国家市场普遍25%的饱和值。SUV市场很快会成为下一个无法任性抢食的战场。

  别陶醉于合资SUV已经完败的童话,经历上百年发展的汽车巨头们,在战略上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当SUV市场的红利散尽,如何以更多样的车型来应对未来的危机,才是自主品牌该提早思考的问题。

  文/洪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