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农村中学音乐教学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音乐教学,基础教育,音乐课程
  • 发布时间:2015-08-05 15:5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我们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而真正把音乐课开展有声有色学校真的是寥寥无几。笔者在这里深情地呼吁,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歌声的校园,让我们看到学生们舞动的身影。

  笔者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多年,常年的音乐教学,使我充分地认识到,农村中学的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认识不够,同时学校、家长和一些教师也对音乐课有偏见,认为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就行了,把音乐课作为副科,认为学生学音乐是不务正业,还会影响学习成绩。由于音乐学科不列入学生升学的考核范围,加上学校对音乐成绩比较漠视,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众所周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认真研究教材、全面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法,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对音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1 通过有效教学打好音乐基础

  提高识谱能力。识谱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当我接手一个班的音乐课时,就先从识谱开始,上课时我总是做游戏或做些肢体性随节拍的表演来导入新课。每节课都有识谱练习。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节拍、音符的时值、以提高学生识谱的兴趣。大家知道,对声音的概念,并不能在短期内形成。我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方法。在课余时间的练习巩固中,以乐谱背唱为主,慢慢的学生就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这种方法虽不算新鲜,但对音高概念的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学基本乐理教学的任务是: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使他们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及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

  2 注重课堂导入突出课堂效应

  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一贯来就是乏味,这与教学设备和教师的教法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良好的导入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并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时如何运用新颖的导入方式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整堂音乐课成功以否的前提。下面是我上音乐欣赏课时采用的一些导入方法:

  1、律动导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律动是人类以身体的动作为介体的一种充满节奏韵律的动作,律动作为一种人类心理、生理特点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说使听觉、运动觉参与其间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律动来体验音乐情感,用身体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等作出即兴反映,锻炼人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最终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2、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兴趣

  情景诱趣法则是通过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个有关联的作品为纽带,使对另外一个陌生的作品主题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诱趣法,使学生们从熟悉某个场景进入所教的教材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欣赏教材内容的兴趣。

  3、悬念设疑法,引导学生探索欲望

  悬念设疑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创设悬念,并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进行导入新课的一种形式。一般说来,音乐欣赏课用来设计悬念的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知识储备较薄弱的学生,设疑的问题可以浅些,易于回答:另一种是针对知识储备较丰富的学生,设疑的问题可以增加些难度和深度,发展其思维能力。这种做法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这种形式来导入教学,使全体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便对这首作品进行思索、分析、判断、总结,使思维想象得到积极主动地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听辩能力,获得良好的欣赏效果。

  4、故事引入法、增加学生领悟能力

  所谓故事引入法,就是通过讲述所要欣赏的音乐作品的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作品的领悟能力,从而为进入新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因此通过故事引入法,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动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下一个新的环节作好了准备。

  3 营造音乐氛围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学生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就会主动地获得音乐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们一起唱、一起跳。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时常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为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收集资料和展开讨论,对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样既创设了教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使学生乐在学中。

  4 采用互动式教学培养音乐情感

  新课标教学要求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音乐教学也如此。音乐欣赏是人情感的表现,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感情、形象的感觉属于理解音乐的范畴,是感受音乐,因为只有理解音乐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视为重点任务去完成,这方面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欣赏教学当中,在全国统编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欣赏教学内容的确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但就课本的要求来看,在欣赏教学中基本上是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规定,在教师引导下去听、去想。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太强的学生来讲,这样做当然是必要的。但由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受环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段音乐对不同心情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引发出不同的心理反映,特别在不公开作品标题和不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学生设立课堂情景,创造宽松的气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教师积极配合和引导。只要学生听后能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所产生的心理反映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确引发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当给予承认,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并非仅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实践证明,在欣赏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能使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不仅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要用一切美的手段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塑造美。让我们共同努力,使音乐如磁铁般吸引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爱好!

  以上这些是笔者在实施课改后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感受,想和同仁们一起探讨和学习,同时也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杨俊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