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是啥?

  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给2013年的大型车展划上了一个句号。这一年里,车展引发的讨论实在热烈。除了穿着越来越“毁三观”的车模,就是关于自主品牌的口水战了。总的来看,纯国货从无人问津到备受车迷的冷嘲热讽,从贴满“山寨”标签到谈论性价比,这些至少能够表明:自主品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而至于,有见识广博的车迷,发布了比亚迪公交车在美国都市行驶的图片;有发烧级驴友把哈弗列为自己首部SUV的第一候选;也有白领网友仔细算帐,历数国产荣威如何经济实用,如何“谁用谁知道”。每每此时,也会招致车友把国货与西方品牌进行比较。比了功率比油耗,比了空间比空调,比了车灯比雨刷……比来又比去,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就是:自主品牌家用轿车的品质在逐步提升--至少能够被人拿来做比较了。

  就在此时,会有人打出一张王牌--底蕴。国货千好万好,缺乏底蕴也是白搭。

  底蕴是啥?

  既然是“底”,就不是浮在上面的情形;既然是“蕴”,就是包藏在里头的状况。凡夫俗子如何知晓?只有借助资深车迷的火眼金睛才能探察。奔驰、宝马、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保时捷、兰博基尼……蕴藏着欧陆历史文化的精髓。那每一处线条、每一颗螺丝、甚至座椅套的每一个针脚,都体现了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艺术品位、人文素养。国货算什么?

  底蕴一出,谁与争锋?那些为自主品牌说好话的辩手们即刻落败,而打出底蕴牌的网友身价倍增,似乎自身也更有底蕴了。

  细细想来,似有不公。如果把汽车工业比作人,那么西方汽车工业已经长大成人,而中国本土汽车工业还处于成长发育期。不应该让一个毛头少年飘散出浓郁的“男人味”,否则就是一股怪味了。此时还应该想到的事,这个少年的发育状况令人惊讶:长得快,力气也够大,真不知道十年后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身形。特别是看他与成年人争斗,竟然也不甘示弱。经过这一番磨砺,他的能力定会迅速提升!

  底蕴,是身经百战磨练出来的内功。底蕴的外表,必然包裹着岁月的痕迹。大众高尔夫数十年的演变轨迹,就是岁月留痕;法拉利跑车色彩的不变、沃尔沃腰线的不变,就是对传统的保守;Jeep的前脸栅格突显出鲜明的自我风格,经年累月,自然固化为传达底蕴的特有方式。中国自主品牌初创至今,年数扳着手指都能数得过来。年轻的中国汽车工业也许懵懂无知,但是面对列强,却能虚心求教。先刻苦学习,再谋日后超越。学习的时候,免不了临摹,临摹的时候不一定做到神似,“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不可避免。但是画得多了,就熟练了,也有可能逼近神似。临摹得多了,尝试着脱离模板,也能有所不同。长城的哈弗系列,最初凭借扎实的动力性能获得一些越野爱好者的肯定,但是其外形却饱受诟病--“加了外壳的皮卡”。但是这两年的长城汽车,哪怕是刁钻挑剔的车友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外观设计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而吉利收购沃尔沃、奇瑞碰撞实验取得好成绩、比亚迪技术创新有突破、五菱荣光市场表现上佳,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底蕴,既然是内在的品格,那么必然与其诞生的地域环境息息相关。洋车的品格,与西洋文化一致。那么国货的底蕴,也必然中国文化精神的沉淀。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制造业整体实力提升、企业家市场意识越来越强,也有那么多车友的期待,“底蕴”的养成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车友对于自主品牌的种种“吐槽”,有怒其不争的无奈,也是一种迫切期待的心理。但是,如果大家能够给自主品牌提供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让他更好地吸取中国大地的养分,他必然会把传统的精髓灌注到汽车文化中,也必然越来越擅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已经形成的传统保守好。到时候,我们在网上激辩,也不必手握西洋底牌。品味中国的底蕴,也许就在中国汽车上。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