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贺:坚持最初的梦想

  除了潜藏着对于岁月流逝的敏感,他的身上还镌刻着太多职业的烙印,除了客气、待人接物形成了一定的惯性,还有做事极为细心,并且十分理性。

  上海绽放出了久违的好天气,树旁的贺建平,脸上打着逆光的阴影,表情并没有比之前在室内见到时明媚几分。心头压着事儿,这是他给我的第一感受。

  贺建平,人称老贺。新华信汽车部门的运作总监,负责调研咨询和培训项目的实地安排,是同事口中“有见地也很有梦想的老同事”。忙碌是他的常态。结束采访之后,中午他就要打飞的赶往北京,准备第二天的会议,而他两天前刚从广州回到上海。聊到本命年自然就会涉及年龄,他说,这是大多数处在他这个年龄段的男人不太愿意涉及的话题,“太伤感。”这与预想中男人对于年龄增长的豁达、无畏大相径庭。“特别是想到自己以前设想的一些东西,还没有实现。自己有些想法,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才有可能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和自己的年龄做参照,自然就会伤感。”原来经过高强度、重压力职场的蹂躏,心中依旧怀揣着最初的理想不肯妥协的男人们,会比女人更先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老贺这匹78年出生的马,工作状态像极了臧克家塑造的老马。但不同的是,“老马”是被动而麻木的接受,老贺是为了完成初入行业时就埋下的愿景而主动迎接。

  抹不去的职业烙印

  老贺的上一个本命年是在一家中日合资企业里度过的。那时,他刚大学毕业,进入主机厂不久,觉得自己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所学的设计专业对口,稳定,收入算不上高,但也不低。可是很快的,卑微感渐渐在心底滋生,“沧海一粟”。老贺说,原因有两点。汽车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这么大的一个群体里面,人自然显得格外渺小。而更让老贺强化这一感受的是,“想要做一件事,政策、规则都给你制定好了,你照这个去做就可以了。”这一点,车间里最为明显。不过即使是2004年离开主机厂,去了一家豪华品牌的4S店,跟着别人走、照着模式做的感觉依然存在。偶尔空闲了,老贺就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有没有可优化的?我们怎么去了解真正的消费者?

  以老贺的性格并不会只是想一想而已,他报考了研究生,选修的就是这个课题--研究客户满意度。最初,老贺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来的新华信,谁知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如鱼得水。这里和老贺之前所处的工作环境完全不同,“在这个领域里面只要你有想法,发现了问题,能解决问题,你就能够找到舞台。尽管更累、工作时间不固定、周期比较长,但自己的成就感、满足感可以得到实现。”对于不甘碌碌无为、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老贺来说,新华信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之后,老贺迎来了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2008年,他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一连完成了好几个项目,其中还包括新华信之前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豪华车品牌。项目完成后,老贺不仅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也在公司内部得到了晋升。

  时光在数据、报表和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中飞速前进着。老贺的身上留下了这六年来奋战在咨询服务类行业里深深的烙印。进电梯时,他和摄影师相互谦让了许久;但凡遇到推拉式的门,他总要三步并作两步,抢在对方之前打开;采访过程中,有人从会议室门口经过,他便会不自觉地透过窗子,往外看。一点一滴的,就像既定模式一般输入了老贺的身体里,执行时并没有带着多少感情。这种情况,我在另一些采访对象身上也曾看到过。一次采访中,一位4S店的经理坚持微笑半个小时,直到聊得尽兴了,他才脱下面具大倒苦水。“只有一家三口的时候不会,有时候跟妻子的父母可能也会表现出一点。”老贺毫不避讳地承认,“这是乙方做久了。”他也会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不要把太多的工作状态带入生活。

  这位36岁的中年男人,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上”一轮。这里的“老”,不是外貌的衰老,是成熟感和岁月在心智和言谈举止中留下的痕迹。除了潜藏着对于岁月流逝的敏感,他的身上还镌刻着太多职业的烙印,除了为人客气、待人接物形成了一定的惯性,还有做事极为细心,并且十分理性。他说他无法单凭想像描绘出自己下一个本命年的模样,“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职业习惯来说,没有足够的模型和推理依据,会对自己得出的结论产生怀疑。”

  愿景并非许给自己

  老贺并非是麻木的工作机器。2005年结婚,如今小孩儿已经六岁了,一个本命年的跨度里,老贺完成了毛头小子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转变。这些都是他生活的力量,和挫败时依旧抬头挺胸的动力。

  跨过三十而立,老贺走在了通往四十不惑的道路上。但是,他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立着”。家庭其乐融融自不必说,事业上他也已经找准了自己热爱的行业。可是,从男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上来看,“我没有什么很大的成就,现实和自己给自己的规划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正是他谈到年龄,直呼“太伤感”的原因。

  “那个还没有实现的愿景究竟是什么?”当我吐露出疑惑后,老贺沉思了一会儿,道出了深藏在心底的期许。“我们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规模,中国汽车的消费者应该得到好的产品,还有好的服务。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消费者,消费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得到的服务与其他欧美国家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我心中不是一个理想化的服务。”除了这个需要所有汽车人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的伊甸园。老贺另一个愿景关乎着他所处的咨询服务类行业。“我们的消费者被真正认真研究得并不够,研究结果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真正去研究他,去理解他,为他提供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我觉得这是对消费者尊重的一个重要表现。”回头看看眼前这个还处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冒着青春痘、心情忽上忽下、偶尔耍些小把戏的汽车行业,两个愿景中的任何一个,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老贺的愿景,并没有狭隘地许给自己。升职加薪、腰缠万贯?都不是。他和无数身处汽车以及汽车周边行业的人一样,把愿景许给了汽车行业的未来。尽管,即使若干年后梦想真的实现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无法被写进书里,但他们曾经的过往都会是行业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老贺坚持的地方,他坚持12年不忘离开主机厂、读研、进入新华信的初衷。“我希望在这个行业里多积累一些经验,为厂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更好的建议,帮助他们作出有效的决策。尊重我们的消费者,认真去研究他、理解他,减少资源上的浪费。”也坚持早已经认准了未来的方向。

  文/杨丽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