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护理,临床,培训
  • 发布时间:2015-08-10 13:23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满意度,焦虑自评量(S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47.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0%,焦虑自评量(SAS)评分为(41.51±5.19)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6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8%,焦虑自评量(SAS)评分为(33.25±4.24)分。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常规护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7-0044-02

  护理风险是指在临床医学护理实践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危害甚至死亡的风险[1]。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就必须对其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因此,针对这些风险去寻找有效的预防管理方法已成为临床护理领域中备受重视的话题。为了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次实验对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共106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共106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检查[2],我院临床医师按照权威性的诊断标准对106例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进行确诊[3],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7例。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

  对照组资料:男29例,女24例;年龄范围(15—70)岁,平均年龄(45.7±4.6)岁;观察组资料:男30例,女23例;年龄范围(15—68)岁,平均年龄(45.1±4.8)岁。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监测生命体征,医药护理。

  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1)术后,医护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的相关知识及其注意事项。尤其要叮嘱患者注意术后会出现跌倒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向患者介绍出现压疮的危害因素具体有哪些,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加强健康知识的宣讲,强调翻身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2)患者在换药室抽取填塞物的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陪伴其身边,待填塞物取出后搀扶其回病房。给患者擦澡时,应当使用碱性皂进行擦洗。日常护理时注意要识别患者身上管道的情况变化,气道湿化管和静脉输液管都需维持一定压力。可以对其标识不同颜色,以便识别。(3)加强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注重对护理人员的理论、实践、职业素养及风险预防能力的培训。(4)建立完善的科室规章制度及工作人员责任制。

  1.3 观察指标

  满意度:数值越高,则表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及护理效果越满意;

  不良事件发生率:数值越低,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数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心理越严重。

  1.4 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焦虑自评量(SAS)评分存在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否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焦虑自评量(SAS)评分存在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焦虑自评量(SAS)评分为比对照组要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详细数据见表1和表2:(存在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整个临床护理过程中,一旦护理不妥,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存有潜在的风险。又由于常规护理存在工作体系不够系统全面,护理管理制度不全,护理技能不与时俱进等诸多不足的地方,其护理风险性极大。为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护理风险管理规章制度[4]。

  根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5],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缩短病程,而且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更是如此,在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强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护理风险意识,对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双方面的管理,不但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而且重视科室制度及人员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而达到全方位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47.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0%,焦虑自评量(SAS)评分为(41.51±5.19)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6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8%,焦虑自评量(SAS)评分为(33.25±4.24)分。通过对本次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认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霞.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07-108,111.

  [2]赖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3949-3949.

  [3]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48.

  [4]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

  [5]裴玉萍,孙敏.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3):72-73.

  隗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