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是越便宜越好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5-05 09:55
今年2月,河南省某医院一儿科医生开出一张“四分钱处方”,治愈了红疹患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良心处方。在普通老百姓脑海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药物越便宜越好,而且开便宜药也已成为广大患者评价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诚然,高药价被人们所诟病理所当然,但便宜药就应该受人追捧吗?临床合理用药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
用药安全有效最重要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同广大患者一样,也对这位河南儿科医生表示称赞。从专业角度出发,扑尔敏(学名氯苯吡胺)是目前临床上少数几个可用于儿童疾病治疗的、安全的抗组胺药物,使用时间已经很长,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经得起考验,价格也很便宜。医生给红疹患儿开了扑尔敏,效果很好,可以推测患儿的红疹为过敏性皮炎,使用扑尔敏是对症的。
但是,扑尔敏容易产生嗜睡、头昏等不良反应,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不建议给1岁以下儿童或早产儿使用。另外,即使使用该药,考虑到其毒副作用和儿童年龄小、代谢功能较差,也不宜长时间使用,剂量也要严格控制。河南的这名医生只给患儿开了4片,说明她考虑到了这一问题,符合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尽管用了便宜药也是不安全的。
医生在用药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药是否对症,是否安全、有效。在此基础上,如果有多种药物可选择,可向患者推荐价格便宜的药物,但绝对不是越便宜越好。
便宜处方藏安全隐患
小处方、便宜药固然值得称道,但不宜苛求。两毛钱处方开出的阿托品,虽然能够调节心率,但也仅仅是能够稍微缓解症状。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要真正治好病,还需要更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一分钱处方开出的酚酞片,属于一种泻药,能够暂时缓解便秘,但却不能长期使用,要根本治疗还需要仔细分析病因。
2010年6月9日,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开出“一毛钱处方”,被媒体称为“世界上最便宜处方”。原来有一名16个月大的婴儿得了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该医生给开了5粒痢特灵,引来了大家一片颂扬之声。痢特灵在国内是尽人皆知的治疗痢疾的著名药物,但是痢特灵却有多种副作用,有的副作用还相当严重,例如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即使是最低用量也会对身体有系统性的毒性。更严重的是,痢特灵所属的硝基呋喃类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属于致癌物和诱变剂,因此在1991年退出了美国市场,并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我国农业部也在2002年禁止痢特灵作为兽药使用。婴幼儿对痢特灵的毒性更为敏感,在婴儿身上使用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给患儿使用有致癌、诱变作用的药物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味图便宜可能吃大亏
药品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其价格就要符合经济规律。便宜药往往容易伴随质量和安全风险。如果说药价虚高带来更多的是经济风险,那么药价虚低恐怕会潜藏更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如果一瓶葡萄糖注射液的价格比中高档矿泉水还便宜,一些中成丸药的价格比有机大米卖价还低的话,难免给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创造机会。
实事求是地讲,并非越便宜的药老百姓越受益。档次低的、效用差的药,需要吃十多天才见效,还可能产生耐药;如果是效果好的药,吃一片就行了,贪便宜未必是好事儿。固然便宜的药物中也有很多是有效、安全的好药,但是也有不少是已经或即将被淘汰的药物。如果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使用这些药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那就真成了贪小便宜吃大亏了。
总之,虽然药价虚高、滥用高价药的现象令人痛心,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走向另一极端,盲目追捧开最便宜处方的医生。临床用药应首先保证合理,然后尽量使用最有效、最安全的药物,同时尽量少用药,最后才是选用便宜的药。
王艳春 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