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内涵和特色

  【摘 要】作为养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养生方法是养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经之路,其对养生实践具有提纲掣领地指导作用。由于以不同要求、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层次来看,养身方法在数量上多达数十种,所以具有纷繁杂乱的特点,从而使人难以对之进行全面的掌握驾驭以及认知。在对道、儒、释各家文化进行兼融以及总结的基础之上,中医养生方法得以诞生和发展,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就比较难于对之进行掌握,同时对中医的养生特色也不能分辨和突出出来。本文根据中医文献尤其是《内经》作为根据,分析研究其内涵以及归类,从而对中医养生的特色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医养生;方法归类;特色

  1 重调摄的形神兼养

  人的形态,包括五官、四肢、身以及头等属于形;人的精神,也就是狭义上的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思想心理活动等属于神。人体的身和心在中医当中的代表就是形与神这两者,也说就是所谓的人的形体结构以及精神心理等[1]。

  形神之间的关系在《内经》之中被概括为“形与神俱”,是属于相互依存的两种存在。作为生命活动的集中体现以及主宰,神非常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耗散的现象,要想促进其耗损的减少,就必须要保证安宁平静;针对形神的偏颇和特性,在中医养生当中并非是对补养治疗的方法予以完全的采用,而且也并非急于求成,而是利用渐进以及缓和的方式来进行的。利用各种方法,利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及动静结合的方式,从而逐步的调整和摄养身心。其基础是形神相依理论,其目的是神清形爽、形健神充以及形神兼养。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特色就是这种调整以及摄养方法。

  2 重和谐以及因时因地制宜

  在自然界当中,人类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古人已经洞察到昼夜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气候,先秦非常著名的哲学观念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中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的重视。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在中医养生学当中被提倡,要求对机体的行为举止进行相应的调整,采取居处养生、环境养生以及因时养生等各种方法,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的实现[2]。

  除了要求要与环境进行主动适应以及对自身进行调整之外,中医养生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也通过对药物、饮食以及起居等养生方法的有效运用,对“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的原则予以贯彻,也就是要在春夏之时与生长之气相顺应对阳气进行补养,在秋冬的时候需要对收藏之气相适应进行对阴血的补养。从这些方面不断地使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得到维护,促进人体与自然气候变化相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最终实现长寿健康的目的。

  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在对因时因地制宜养生这一问题上具有十分透彻以及明确的阐述,养生注意事项很多情况下是从自然界各种气候环境变化入手进行阐述的,相对于佛学、儒学以及道教等的认识,中医养生具有更加丰富的理论。中医养生中的很多内容已经真正意义上成为其对中国养生学的原创性贡献。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后世的医学又有所增益,比如脏腑由于一年十二月时令所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就在《孙真人摄养论》有所提及,从而有针对性的可以采取各种相应的养生方法。逐月逐日地的讲养生方法提出来的是《养生月论》,甚至一日之中的四时调摄法也在万全《养生四要》中有所提及。在这种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中,我国的顺时养生内容在中医中开始逐渐的变得十分丰富[3]。

  3 重个体,因人而养

  我国的中医学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到男女性别、体质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体生命的不同历程和阶段,有针对性的对阴虚、阳虚、痰湿等等不同体质、青年、壮年、老年等不同年龄以及男女性别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这是中医养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这种特征以及辨证施治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具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属于我国中医学的的一种独特的优势。相对于中医学而言,道、儒、释养生不仅内容上比较匮乏,同时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晚,而且缺乏深入以及系统的养生研究,在中医学当中基本上将其的内容涵盖了。

  同时,中医学对人体的不同体质也有较为详尽的阐述。然而到底有多少种类型的体质,在过去的中医学中一直没有一个很完整的统一模式。到目前为止,以临床科研实践的反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古代的文献调研等为依据,对中医体质判定标准以及分类进行了制定,一共提出了9种基本体质类型,其中包括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以及平和质等,并归纳了其中的体质状态以及概念等主要特征[4]。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社会已经开始广泛的关注到中医的体质养生,而且较为系统的认识也已经形成了。

  4 结语

  通过讨论养生方法,必须要将自身的特色突出出来,不管是养生还是中医文化研究都必须要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不断地对中医养生的本源进行探究,在对中医特色予以研究的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梅,刘维惠,秦双征.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J].重庆医学,2009,38(12):1504.

  [2]李波,朱百鹏,粱震.中医养生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10(21):162-163.

  [3]张玉玲.加强中医养生特色研究提升研究水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2)235-236.

  [4]杨栋,张伟华,景舒南,尹昵.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8):100-103.

  刘伟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